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 “2020年影響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十件大事”
2021年01月07日 16:32
1月7日下午,中國互聯網協會在京召開2021(第十一屆)中國互聯網產業年會。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何桂立發布了“2020年影響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十件大事”。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副秘書長何桂立
《2020年影響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十件大事》
一、中國發起《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倡導全球數字經濟健康發展
習總書記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多個場合倡導各國共同制定全球數字治理規則,促進全球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抓住數字機遇,共謀合作發展”國際研討會高級別會議上代表我國提出了《全球數據安全倡議》,倡導各方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加強數據安全有序流動。這一倡議獲得國際社會的廣泛重視,各國主流媒體對中國希望同各方攜手努力、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給予積極評價,東盟表示愿同中方加強全球數字治理、網絡安全合作。
二、《十四五規劃綱要建議》出臺,統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10月29日,中共中央第五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系統布局新型基礎設施,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等建設。截至12月15日,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5G網絡,累計建成5G基站71.8萬個,推動共建共享5G基站33萬個,5G終端連接數超過1.8億個,我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量質并進,構筑起經濟社會轉型升級的堅實底座。
三、防控疫情推動非接觸式經濟高速發展,經濟社會數字化進程明顯提速
在疫情來臨之際,互聯網企業結合自身業務特性與技術優勢多措并舉,大力推廣非接觸式經濟發展新模式。健康碼作為數字防疫新手段,在疫情防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提升了互聯網應用訪問粘性,非接觸業務也隨之快速滲透。具體來看,遠程辦公、在線視頻會議、多人協作平臺等服務模式在特殊時期保障了各單位業務的正常運轉;在線教育成為解決學生持續學習的有效補充手段;生鮮電商及非接觸式配送有利解決了居民生活的基本需要。這一系列新服務、新業態不僅改變了傳統的生產模式和消費方式,更進一步推進了產業的技術創新、模式創新、業態創新,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進程明顯提速。
四、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企業出海迎來持續挑戰
2020年5月,美國進一步加大對華為打壓力度,限制全球所有使用美國軟件和設備的半導體廠商對華為的芯片供應。8月,美國公布“清潔網絡計劃”,在網絡領域實行基于國別的市場準入限制,為數字技術設立非關稅貿易壁壘。隨后特朗普簽發行政令,TikTok在美業務面臨重大調整。10月,《歐盟外資審查條例》正式實施,歐盟國家外資審查政策愈加收緊。在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形勢下,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嚴峻,互聯網企業出海迎來持續挑戰。
五、工業互聯網深度賦能制造業,產業規模及影響將持續擴大
3月20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推動建設覆蓋全國所有地市的高質量外網,利用5G改造工業互聯網內網,增強完善工業互聯網標識體系,提升工業互聯網平臺核心能力,深化工業互聯網行業應用,加快健全安全保障體系。12月22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2020年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清單》,旨在鼓勵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持續調整與迭代優化。在相關政策的推動下,工業互聯網與傳統產業融合創新將不斷加強,產業規模及影響力將持續擴大。
六、反壟斷、小額貸等政策新規公開征求意見,以良法善治保障新業態新模式健康發展
11月2日,央行和銀保監會共同發布《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引導網絡小額貸款行業合規發展。11月10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于平臺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征求意見稿)》,從“壟斷協議”、“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等多個方面對平臺經濟領域進行規范,防止資本無序擴張。在上述文件的引導下,企業將加強合規運營,樹立底線思維,以實現新業態新模式的良性發展為原則,推動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
七、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執法進程同步推進,網絡空間環境將獲得持續凈化
7月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草案)》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10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公開征求意見。與此同時,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執法工作不斷深入,有關主管部門對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等問題進行專項整治,清理處置上百款違法違規移動應用程序。互聯網企業代表也向社會做出公開承諾,將嚴格落實APP侵犯用戶權益各項整治工作,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在數據安全與個人信息保護立法、執法進程同步推進下,我國網絡空間環境將在多方協同共治下獲得持續凈化。
八、幫扶舉措陸續出臺,弱勢群體網絡權益得到保障
2020年,我國陸續出臺弱勢群體幫扶舉措。3月18日,中央網信辦等四部門聯合印發《2020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10月17日,《未成年人保護法》審議通過;11月24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在歷年幫扶舉措的持續推進下,我國有效縮小數字鴻溝,貧困人群、未成年人和老年人等弱勢群體的網絡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九、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成果豐碩,信息便民惠民向縱深發展
9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進一步為企業松綁減負激發企業活力的通知》,全面推進“一網通辦”政策。截至12月中旬,全國32個省級政府均建成全省統一的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和政務服務APP,各省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均與國家政務平臺實現互聯互通,信息便民惠民向縱深發展。
十、北斗全球組網成功,為基于精準定位的互聯網新應用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6月23日,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并開通服務,標志著我國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可面向全世界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共7類服務。北斗全球組網成功將為用戶提供更加優質的精準導航體驗,為基于精準定位的互聯網新服務、新業態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