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秒下電影” ,5G還會帶來哪些改變
2019年10月15日 16:01
湖北日報訊(記者文俊、通訊員張慧萍)5G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產業生態將面臨怎樣的機遇與挑戰?9月26日,由湖北省科協主辦的2019“荊楚科普大講堂——院士名家報告會”在漢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光纖傳送網與寬帶信息網專家、中國互聯網協會咨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帶來主題報告“5G技術與運用”。來自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000余人聆聽了報告。
“3G剛開始應用的時候還沒有智能手機,也沒有微信;4G剛落地應用的時候,微信還不能做移動支付,也不支持視頻通話;在4G網絡提速降費后,抖音、快手短視頻才出現。可見,所有移動互聯網的業務是在移動互聯網能力具備后才出現的。”鄔賀銓解釋道,現在無法說哪種應用最熱門,但我們要為未來5G業務的發展做準備。
鄔賀銓介紹,5G能做到“秒下電影”,但這不一定是剛需。有些領域則必須使用5G,比如8K超高清視頻應用、VR/AR頭盔的應用等。從頭盔到云端的傳輸,4G時代時延太長,5G則大大縮短了時延,讓VR能很好地應用。比如,2020年冬奧會就可以讓觀眾帶上頭盔,感受運動的速度、高度、難度。
5G高帶寬、低時延的特點,將應用于遠程醫療、教育、車聯網等領域。鄔賀銓解釋道,過去培養一個外科醫生上手術臺需要十年的時間,現在通過VR、AR輔助接口的手術,模擬可以大大縮短時間。4G時延100毫秒,5G時延不到10毫秒,在5G下自動駕駛才有應用的可能。
5G更重要的還是產業應用。在生產線上,如果依靠工人目測檢測產品質量,即便再認真,也很難判斷得十分精確,且很容易疲勞。現在利用5G加機器,現場掃描產品,馬上連接到后臺云計算、大數據、AI分析,實時檢測,效果更好。在機器人應用上,5G讓機器人反應更敏感、更智能,比如機器人會看見我們怎么走他就怎么走,就像受了訓練一樣自己會編程。
在農業領域,使用無人機+5G高清攝像頭,可以掃描農田發現有無災害,或進行收成預測。再比如南方水災,用5G攝像頭掃一遍,就能知道哪些地方最危險。陜西出蘋果,但蘋果的開花只有一個星期。現在,利用5G和無人機實時監控著蘋果開花,可以提前在蘋果結果前幾個月就預測到蘋果產量,就可以用期貨的方式將蘋果銷售出去,讓農民有良好的收入。
鄔賀銓表示,5G對中國的科技與經濟發展是難得的機遇,5G再出發還會出現我們現在想象不到的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