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網上信訪平臺明年底聯通所有中央部委
2016年12月19日 11:15
全國網上信訪基層應用工作座談會13日在北京召開。國家信訪局副局長范小毛介紹,網上信訪正逐步成為群眾信訪主渠道,明年底國家信訪信息系統將聯通所有中央部委會議強調,進一步量化網上信訪工作考核,重點考核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群眾滿意率,對因不作為亂作為引發信訪問題,或對信訪問題處理不力的,可提請黨委政府進行責任追究。
1至11月網上信訪量同比增一倍
網上信訪,能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已經逐漸超過來信、來訪,成為信訪的主渠道,信訪工作也由此形成“信訪網上投、事項網上辦、結果網上評、問題網上督、形勢網上判”的工作模式。
國家信訪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全國網上信訪量97.1萬件次,同比上升102%。會上作交流發言的山東省、廣東廣州市、湖北省麻城市、江西南昌縣、北京市海淀區等地區網上信訪量均超過其信訪總量的50%,四川成都市更是高達91.3%。
2015年1月1日,國家信訪信息系統上線運行。今年7月1日、9月1日,國家信訪局相繼開通手機信訪平臺、微信公眾號,進一步拓寬網上信訪渠道。目前,安徽、湖南、新疆等14個省份設立手機信訪,河北、內蒙古、貴州、甘肅等21個省份開通微信信訪。
各地也在推動本級網上信訪平臺資源整合,并結合實際創新“特色”信訪模式。北京海淀區將信訪存量信息標注在全區房屋數據的空間圖上,直觀反映信訪人的地理位置和信訪事項的化解責任、屬地責任。廣東龍門用“信訪三字經”、客家山歌唱信訪等方式引導信訪群眾“上網”反映問題。
全面對接信訪系統避免重復投訴
雖然國家信訪信息系統覆蓋已基本實現“縱向到底”,但“橫向到邊”還有待加強。目前,國家信訪局已實現與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省、市、縣三級信訪工作機構、8萬多個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33個中央和國家機關部委的互聯互通。
但是,有些省(區、市)的市縣鄉及所屬職能部門還未接入國家信訪信息系統,尤其是市縣兩級很多只聯通了重點職能部門。據了解,職能部門覆蓋不全導致了多平臺重復投訴、部門多層面重復交轉等問題。按照工作部署,2017年底將推動國家信訪信息系統聯通所有中央部委,其他沒有對接的平臺也應盡快與國家信訪信息系統聯通,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范小毛提到,各地各部門對群眾通過信、訪、網、電等渠道提交的信訪事項,要全部納入系統流轉,登記錄入系統,防止信訪事項“體外循環”。
網上信訪工作考核權重將加大
近年,中央到地方大力推進陽光信訪、責任信訪、法治信訪,要求信訪事項辦理過程、辦理方式、辦理結果全部在網上公開,將信訪工作情況“曬”在陽光下。群眾除了可以在網上隨時查詢辦理過程和結果,還能對信訪部門和責任單位進行滿意度評價。
會上提出,各地各部門應以信訪事項及時受理率、按期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為重點,量化目標考核,把網上信訪的建設和應用情況納入督查范圍,并作為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加大對網上信訪工作的考核權重。
群眾對信訪事項不滿意怎么處理?范小毛表示,如果群眾對信訪事項處理結果不滿意,各相關部門應首先加強督查督辦,及時提醒、回訪、督辦,倒逼信訪部門和責任單位改進工作,對因不作為亂作為引發信訪問題,或對信訪問題處理不力的,可提請黨委政府進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