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發布“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有望實現60項重大突破
2016年09月01日 15:51
8月3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中國科學院“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凝練提出了60項有望實現跨越發展的重大突破和80項塑造未來發展新優勢的重點培育方向,到2020年,將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科研機構,大部分院屬研究機構與世界一流研究機構并跑,三分之一左右院屬研究機構在優勢領域處于國際領跑地位。
中科院介紹了“十三五”時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并從“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等四個方面,介紹了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
在60項重大突破中,生命與健康領域占了17項,數量最多。又將其細分為健康、生物多樣性和現代農業三大方向,其中健康方向占主導地位,包含了腦 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生物超大分子復合體的結構、功能與調控,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調控,病原微生物與宿主免疫,個性化藥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藥 研發,器官修復與再造,生物合成,健康保障技術與裝備等8項。在資源生態環境領域,中科院部署了11個重大突破,其中生態環境方向有8項,包括大氣灰霾追 因與控制、典型區域水體污染綜合治理技術等。
規劃還提到,到2020年,中科院要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科研機 構,大部分院屬研究機構與世界一流研究機構并跑,1/3左右院屬研究機構在優勢領域處于國際領跑地位。在部分優勢學科領域建成若干具有鮮明學術特色和世界 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中心和創新高地,成為我國科學技術跨越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標志性成果。同時,牽頭發起大型國際科技計劃,積極參與全球創新治理。
中科院介紹了“十三五”時期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并從“率先實現科學技術跨越發展”、“率先建成國家創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國家高水平科技智庫”、“率先建設國際一流科研機構”等四個方面,介紹了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
在60項重大突破中,生命與健康領域占了17項,數量最多。又將其細分為健康、生物多樣性和現代農業三大方向,其中健康方向占主導地位,包含了腦 科學與類腦智能研究,生物超大分子復合體的結構、功能與調控,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調控,病原微生物與宿主免疫,個性化藥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藥 研發,器官修復與再造,生物合成,健康保障技術與裝備等8項。在資源生態環境領域,中科院部署了11個重大突破,其中生態環境方向有8項,包括大氣灰霾追 因與控制、典型區域水體污染綜合治理技術等。
規劃還提到,到2020年,中科院要建成具有重要影響力、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國際一流科研機 構,大部分院屬研究機構與世界一流研究機構并跑,1/3左右院屬研究機構在優勢領域處于國際領跑地位。在部分優勢學科領域建成若干具有鮮明學術特色和世界 影響力的科學研究中心和創新高地,成為我國科學技術跨越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標志性成果。同時,牽頭發起大型國際科技計劃,積極參與全球創新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