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國互聯網應用創新年會在京召開
2016年06月27日 22:06
6月21日,2016(第十五屆)中國互聯網大會“2016中國互聯網應用創新年會” 在北京成功召開。年會由中國互聯網協會主辦,中國互聯網協會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人民郵電報社協辦。年會聚焦分享經濟和創新創業,強烈呼吁推動網絡和平臺等核心生產資源的開放共享,幫助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引發了熱烈反響。
互聯網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人民郵電報社總編輯武鎖寧在開幕辭中指出,近一年來隨著“互聯網+”行動計劃的深入實施,分享經濟作為一種基于互聯網的新型經濟形態,逐漸展現出蓬勃發展的生命力,但現階段的分享主要集中在生活資料領域,對于生產資料的分享還較少。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成為國家戰略,而眾多創業者由于缺乏網絡、平臺、渠道等資源支持,倒在了發展用戶的途中、實現盈利的前夜。因此,推動機器設備、生產能力、平臺渠道等生產資料的分享對于中小微企業的創新創業意義重大。本屆年會將主題確定為“分享網絡與平臺,促進創業與創新”,目的就是聯合眾多具有核心能力的企業和單位,共同將自身資源進行開放和分享,幫助創新創業者掃除障礙、獲得成功。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高新民表示,近二十多年來,我國互聯網得到飛速發展,尤其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使分享經濟成為了可能。分享經濟目前正在往服務領域快速滲透,未來的發展方向是,要從服務領域逐步向生產領域滲透,當前制造業正在與互聯網進行深度融合,分享經濟正是傳統行業面向“互聯網+”改造升級的利器。此外,高新民也表示,盡管分享經濟在目前的發展過程中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新的模式和傳統的規制在短期來看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它能夠滿足供方和需求方得到更快速地匹配,使社會資源得以更有效地利用,是未來互聯網經濟發展的大勢所趨,對整個人類可持續發展有長遠的意義。
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副司長安筱鵬表示,盡管當前我國分享經濟得到了蓬勃發展,但是目前多數集中在消費資料的分享,未來要從消費資料邁向生產資料,從消費環節進入生產環節,從為個人消費者服務轉向為企業提供服務,從而提高企業的交易效率和生產效率。當前國家正在推動制造業與互聯網的深度融合,安筱鵬認為,分享經濟是推動智能制造的很好的助推器,當前很多中小企業雖然有著智能化轉型的想法,卻往往在由于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制約停滯不前,未來要培養一批示范型分享企業,提供智能制造的工廠、解決方案、技術、人才等服務,這樣就可以解決很多中小企業在發展智能制造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作為平臺資源能力開放共享的先行者,天音通信在本次年會上正式發布了“天音移動穿戴SIM+能力共享平臺”。據介紹,天音通信近年來在研發移動可穿戴設備方面開展了大量的創新,并建立了成熟的技術業務平臺,未來他們將把這些能力和資源面向廣大穿戴設備的創新創業者開放,推動產業的整體發展。
互聯網應用創新工作委員會是中國互聯網協會首批創立的專業委員會之一,每年一度的中國互聯網應用創新年會都針對互聯網產業發展中的趨勢性、方向性熱點問題,展開深入研討。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運營商、IT廠商、科研院所以及中小微企業的代表共400余人參加了本屆年會。
年會由新華網副總編輯兼移動互聯網事業群總經理申江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