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部《中國互聯網分享經濟服務自律公約》發布
2016年06月23日 18:56
6月21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在京發布《中國互聯網分享經濟服務自律公約》(以下簡稱《公約》),滴滴出行、WiFi萬能鑰匙、36氪、去哪兒、餓了么、e袋洗、易到用車、小豬、優酷土豆等41家分享經濟企業共同簽署了《公約》。
《公約》共七章、32條,倡導誠實信用、公平競爭、自主創新、優化服務四項原則,包括尊重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保護用戶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保護用戶個人信息安全、保護平臺從業者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保護平臺從業者信息安全等內容。
同時為保障分享經濟行業企業的平等發展,維護公平和諧的市場競爭環境,《公約》明確規定反不正當競爭,包括反對惡意誹謗、反對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反對惡意排斥、反對惡意競爭。《公約》規定,企業應“設立安全專項資金”、“積極建立服務評價體系和消費者投訴處理制度”、“明確服務項目,合理確定服務價格”、“遵守網絡和信息安全有關規定,合法規范存儲、傳輸、使用和管理業務數據和信息”等。《公約》還進一步細化了協商、調解、測評與裁定相結合的簽約企業間爭議和糾紛解決機制。
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出席《公約》發布儀式,并介紹了公約起草背景與過程。他指出,分享經濟已經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同時也催生了法律問題。中國互聯網協會從今年3月起,研究起草自律公約,并向63家分享經濟成員單位公開征求意見,召集政府主管部門、行業組織代表、相關企業代表進行研討修改,相信《公約》的出臺能夠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中國互聯網協會分享經濟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欣在發布儀式上說,分享經濟給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帶來新動力,希望通過行業組織在理論研究、行業規范、創新創業、國際交流等方面開展更多工作,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立,積極為分享經濟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