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聯合公安部推出“全國辟謠平臺” 網絡辟謠可跨平臺
2016年05月11日 10:13
5月11日上午消息,微博聯合公安部推出的“全國辟謠平臺”將在5月12日正式上線。該平臺是目前全國首個針對全網范圍的謠言舉報和辟謠平臺,以全國189個網警巡查官微和各地公安局的平安系列微博為主力,在微博開設便捷渠道接受網民對互聯網謠言的舉報處理,同時接受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推出這一平臺,旨在通過微博平臺上的公安官微和網民力量,實現覆蓋互聯網空間的謠言舉報和辟謠凈化,最終打造清朗的互聯網空間和生態。
通過“全國辟謠平臺”,用戶可以舉報在任何一個網絡平臺上發現的不實信息。除了微博站內的不實信息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截圖等方式對資訊網站、社交平臺、論壇、貼吧等其他網絡平臺上的謠言進行舉報。
微博將在首頁公告欄和@微博辟謠 賬號粉絲服務中設置兩個醒目的舉報入口。網友只要在舉報頁中準確填寫被舉報內容鏈接或者上傳被舉報內容的截圖,詳細填寫舉報理由就可以將自己的舉報上傳至辟謠平臺。
“全國辟謠平臺”上的網警官微和各地公安局的平安系列官微將會第一時間對網友舉報進行核查處理,并通過發布#微博辟謠#內容進行官方辟謠。@微博辟謠 也將聯合公安部發布每月辟謠報告,集中公布典型謠言和相關數據。
在此之前,微博已經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在熱點事件中第一時間發布信息的首選渠道和平臺,辟謠信息更是信息公開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微博認證的政務機構官方微博數量超過11萬,其中公安官微接近2萬個。政務微博尤其是公安官微,主體為行政司法機關,掌握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已經成為辟謠主力,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均能快速公開響應進行警情通報、權威辟謠等。在長江之星沉船、天津港大爆炸等事件中,面對網絡上的不實信息,本地公安官微均能第一時間發出官方通報信息遏制謠言。
集中辟謠甚至成為不少公安官微的日常工作。@江寧公安在線 除發布#警察蜀黍作品#進行辟謠和科普外,也經常回復粉絲的典型疑問,通過互動來解疑答惑,成為粉絲心中靠譜的“江寧婆婆”。@江蘇網警 已經持續發布38期《每周網上謠言top10》,對“搶孩子”、“迷暈后腎不見了”、“當街砍人”等每周傳播最多的網絡謠言進行匯總,集中提醒網友提高警惕、不信謠、不傳謠。
微博是最早開始系統性治理謠言和不實信息的社交網站。2012年5月,微博就推出了針對不實信息在內的《微博社區公約》和《微博社區管理規定》,從產品和規則上開創了網站主動治理謠言的先例。2015年,微博在不實信息舉報的基礎上著重建設了站內的#微博辟謠#平臺,目前該平臺共發布辟謠微博近10萬條,話題的閱讀量已逾12億。經過微博平臺多年對謠言的研究和治理發現,促進和擴大權威信息、正面聲音的傳播是應對謠言最有效的途徑。
每個用戶都會同時使用多個互聯網產品,使跨平臺的謠言治理成為當務之急。作為國內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公開傳播的特點使微博具備了強大的信息自凈能力,基于這一屬性,微博又有意識地建設和增強了平臺自身的辟謠信息傳播能力。同時微博上還有覆蓋全國的公安網警和平安系列官微。這成為全網辟謠平臺落戶微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微博將基于多年來治理網絡不實信息的經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產品、資源和服務上,聯合公安機關為治理全網特別是社交網站上存在的謠言做出最大努力。
“全國辟謠平臺”具有三大優勢。首先、從舉報范圍來講,接受舉報的謠言范圍打破了平臺限制,為跨平臺治理謠言建立有效機制和渠道;其次,從平臺構成來說,全國189個網警官微和各地公安局的平安官微,成為全網權威辟謠的主體,為治理謠言提供了堅實保障;第三,從辟謠效果來講,微博將大力協助公安官方辟謠聲音的傳遞,預計每年投入過億推廣資源支持公安的官方辟謠。
打擊謠言不僅是網站自身管理的重大課題,對建設網絡強國也具有重要意義。在4月19日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到,中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大趨勢。打擊謠言、凈化網絡環境是深化綠色發展理念的必要舉措。社交網站作為發展最快的移動互聯網產業之一,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面臨的最大挑戰。不管從企業自身發展還是從企業社會責任考慮,都應該將治理網絡謠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通過“全國辟謠平臺”,用戶可以舉報在任何一個網絡平臺上發現的不實信息。除了微博站內的不實信息外,用戶還可以通過截圖等方式對資訊網站、社交平臺、論壇、貼吧等其他網絡平臺上的謠言進行舉報。
微博將在首頁公告欄和@微博辟謠 賬號粉絲服務中設置兩個醒目的舉報入口。網友只要在舉報頁中準確填寫被舉報內容鏈接或者上傳被舉報內容的截圖,詳細填寫舉報理由就可以將自己的舉報上傳至辟謠平臺。
“全國辟謠平臺”上的網警官微和各地公安局的平安系列官微將會第一時間對網友舉報進行核查處理,并通過發布#微博辟謠#內容進行官方辟謠。@微博辟謠 也將聯合公安部發布每月辟謠報告,集中公布典型謠言和相關數據。
在此之前,微博已經成為各級政府部門在熱點事件中第一時間發布信息的首選渠道和平臺,辟謠信息更是信息公開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目前,微博認證的政務機構官方微博數量超過11萬,其中公安官微接近2萬個。政務微博尤其是公安官微,主體為行政司法機關,掌握大量的第一手信息已經成為辟謠主力,在重大突發事件中,均能快速公開響應進行警情通報、權威辟謠等。在長江之星沉船、天津港大爆炸等事件中,面對網絡上的不實信息,本地公安官微均能第一時間發出官方通報信息遏制謠言。
集中辟謠甚至成為不少公安官微的日常工作。@江寧公安在線 除發布#警察蜀黍作品#進行辟謠和科普外,也經常回復粉絲的典型疑問,通過互動來解疑答惑,成為粉絲心中靠譜的“江寧婆婆”。@江蘇網警 已經持續發布38期《每周網上謠言top10》,對“搶孩子”、“迷暈后腎不見了”、“當街砍人”等每周傳播最多的網絡謠言進行匯總,集中提醒網友提高警惕、不信謠、不傳謠。
微博是最早開始系統性治理謠言和不實信息的社交網站。2012年5月,微博就推出了針對不實信息在內的《微博社區公約》和《微博社區管理規定》,從產品和規則上開創了網站主動治理謠言的先例。2015年,微博在不實信息舉報的基礎上著重建設了站內的#微博辟謠#平臺,目前該平臺共發布辟謠微博近10萬條,話題的閱讀量已逾12億。經過微博平臺多年對謠言的研究和治理發現,促進和擴大權威信息、正面聲音的傳播是應對謠言最有效的途徑。
每個用戶都會同時使用多個互聯網產品,使跨平臺的謠言治理成為當務之急。作為國內最大的社交媒體平臺,公開傳播的特點使微博具備了強大的信息自凈能力,基于這一屬性,微博又有意識地建設和增強了平臺自身的辟謠信息傳播能力。同時微博上還有覆蓋全國的公安網警和平安系列官微。這成為全網辟謠平臺落戶微博的基礎。在此基礎上,微博將基于多年來治理網絡不實信息的經驗,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從產品、資源和服務上,聯合公安機關為治理全網特別是社交網站上存在的謠言做出最大努力。
“全國辟謠平臺”具有三大優勢。首先、從舉報范圍來講,接受舉報的謠言范圍打破了平臺限制,為跨平臺治理謠言建立有效機制和渠道;其次,從平臺構成來說,全國189個網警官微和各地公安局的平安官微,成為全網權威辟謠的主體,為治理謠言提供了堅實保障;第三,從辟謠效果來講,微博將大力協助公安官方辟謠聲音的傳遞,預計每年投入過億推廣資源支持公安的官方辟謠。
打擊謠言不僅是網站自身管理的重大課題,對建設網絡強國也具有重要意義。在4月19日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到,中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大趨勢。打擊謠言、凈化網絡環境是深化綠色發展理念的必要舉措。社交網站作為發展最快的移動互聯網產業之一,要清醒地認識到自身面臨的最大挑戰。不管從企業自身發展還是從企業社會責任考慮,都應該將治理網絡謠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