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筑電子數據跨界融合生態體系——2016年中國互聯網電子數據研究院第一次工作會議在京召開
2016年03月30日 15:21
3月28日,中國互聯網電子數據研究院在京召開2016年第一次工作會議。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互聯網電子數據研究院院長高盧麟出席會議,會議由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主持。來自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法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中心、安存科技等機構和企業的專家參加會議。
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出席會議并作講話。他指出,2015年是中國互聯網電子數據研究院創立之年,工作主要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機構建設、政府公共關系和行業知名度培養等方面展開,未來,研究院要積極結合黨中央與國務院關于網絡強國、“互聯網+”、大數據戰略布局,大力推進電子數據行業生態鏈的資源整合,將研究院建設成為中國電子數據領域研究與合作的重要平臺,深入探索電子數據在發展網絡經濟、促進社會治理方面的先進應用。
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介紹了2015年研究院的工作情況,并解讀了2016年研究院重點工作任務與發展規劃。他強調,研究院要深入研究行業內電子數據取證與存證的應用案例,聯合各方資源深入開展前沿領域的研究,為電子數據相關領域企業發展和政府決策提供理論和技術依據。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教授建議研究院積極搭建交流平臺,構建資源共享機制,充分發揮專家委員的優勢,聯合開展學術交流會議,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及時發布權威報告,更好地發揮電子數據在維護虛擬世界安全和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和影響,引領互聯網電子數據行業發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科技與電子證據研究中心主任肖建華教授建議研究院開展前瞻性研究,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強司法改革與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相關工作,推動電子數據在司法領域的研究和應用,促進電子數據與司法制度的進一步結合,解決企業之所需。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希望研究院能夠發揮好平臺作用,搭建政府、企業、網民、研究機構的橋梁,助推電子數據領域的研究邁入新階段。
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吳革建議研究院要進一步實體化,并明確工作委員會工作重點與任務,完善工作機制,助推技術與法學融合創新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研究部部長黃蘊華指出以技術與法律融合的方式開展電子數據領域的研究意義重大,會對市場競爭秩序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產生重要影響。未來,電子知識產權中心將在企業市場競爭、大數據等領域與研究院進行深度合作,并在媒體、技術、數據等方面提供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裴煒建議研究院從市場運行、社會管理和爭端解決三個層面,挖掘電子數據經濟價值,防范法律風險,促進科學治理,圍繞設立標準、制定規范和資質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行業自律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龍衛球充分肯定了研究院成立以來的工作,期待研究院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結合新應用、新業態,促進電子數據在實踐中的推廣。
安存科技副總裁徐麗認為,研究院的工作將有助于打通仲裁領域的電子數據取證與存證通道,深入推動電子數據證據的公證保全,開拓國際視野,開展國際交流。
高盧麟副理事長作總結講話。他充分肯定了研究院2015年的工作,并對2016年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互聯網時代,數字技術不斷發展、融合創新,研究院的發展要依托電子數據專家咨詢委員會、電子數據司法與實踐委員會、電子數據法律政策委員會、電子數據技術創新和應用委員會豐富的專家資源,搭建基于互聯網的專業化電子數據公證平臺,實現由紙化公證書向電子公證書轉變,推動在線傳輸和驗證機制完善,及時出臺數據領域的自律公約,助推電子數據跨界融合生態系統建立,為政府決策、司法審判、產業發展等提供支撐,積極開展研究院在電子數據領域的國內合作與國際交流。
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盧衛出席會議并作講話。他指出,2015年是中國互聯網電子數據研究院創立之年,工作主要圍繞基礎設施建設、組織機構建設、政府公共關系和行業知名度培養等方面展開,未來,研究院要積極結合黨中央與國務院關于網絡強國、“互聯網+”、大數據戰略布局,大力推進電子數據行業生態鏈的資源整合,將研究院建設成為中國電子數據領域研究與合作的重要平臺,深入探索電子數據在發展網絡經濟、促進社會治理方面的先進應用。
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石現升介紹了2015年研究院的工作情況,并解讀了2016年研究院重點工作任務與發展規劃。他強調,研究院要深入研究行業內電子數據取證與存證的應用案例,聯合各方資源深入開展前沿領域的研究,為電子數據相關領域企業發展和政府決策提供理論和技術依據。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薛軍教授建議研究院積極搭建交流平臺,構建資源共享機制,充分發揮專家委員的優勢,聯合開展學術交流會議,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及時發布權威報告,更好地發揮電子數據在維護虛擬世界安全和秩序等方面的作用和影響,引領互聯網電子數據行業發展。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科技與電子證據研究中心主任肖建華教授建議研究院開展前瞻性研究,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強司法改革與信息化建設方面的相關工作,推動電子數據在司法領域的研究和應用,促進電子數據與司法制度的進一步結合,解決企業之所需。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韓秀成希望研究院能夠發揮好平臺作用,搭建政府、企業、網民、研究機構的橋梁,助推電子數據領域的研究邁入新階段。
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吳革建議研究院要進一步實體化,并明確工作委員會工作重點與任務,完善工作機制,助推技術與法學融合創新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知識產權中心研究部部長黃蘊華指出以技術與法律融合的方式開展電子數據領域的研究意義重大,會對市場競爭秩序與消費者權益保護產生重要影響。未來,電子知識產權中心將在企業市場競爭、大數據等領域與研究院進行深度合作,并在媒體、技術、數據等方面提供支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裴煒建議研究院從市場運行、社會管理和爭端解決三個層面,挖掘電子數據經濟價值,防范法律風險,促進科學治理,圍繞設立標準、制定規范和資質機制,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行業自律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院長龍衛球充分肯定了研究院成立以來的工作,期待研究院進一步加強理論研究,結合新應用、新業態,促進電子數據在實踐中的推廣。
安存科技副總裁徐麗認為,研究院的工作將有助于打通仲裁領域的電子數據取證與存證通道,深入推動電子數據證據的公證保全,開拓國際視野,開展國際交流。
高盧麟副理事長作總結講話。他充分肯定了研究院2015年的工作,并對2016年工作提出要求。他指出,互聯網時代,數字技術不斷發展、融合創新,研究院的發展要依托電子數據專家咨詢委員會、電子數據司法與實踐委員會、電子數據法律政策委員會、電子數據技術創新和應用委員會豐富的專家資源,搭建基于互聯網的專業化電子數據公證平臺,實現由紙化公證書向電子公證書轉變,推動在線傳輸和驗證機制完善,及時出臺數據領域的自律公約,助推電子數據跨界融合生態系統建立,為政府決策、司法審判、產業發展等提供支撐,積極開展研究院在電子數據領域的國內合作與國際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