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中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年會在京召開
2016年01月13日 09:50
圖為會議現場。
新華網北京1月12日電 1月12日,第六屆中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年會在北京召開。本屆年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指導下,中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聯盟主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承辦,中關村軟件園協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中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聯盟理事長程美瑋、遵義市政府大數據辦主任婁方毅等領導、院士專家出席。出席本屆年會的還有來自北京市、上海市、山東省、江蘇省、浙江省、大連市等地方經信委的領導,來自中關村、齊魯、西安、上海浦東、成都天府等軟件園區代表和信息技術服務企業代表,以及國內新聞媒體和本地企業的代表約450人參加。
本屆年會以“融合驅動創新、共享創造價值”為主題,延續歷屆特點,總結了2015年中國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成果,并隆重發布了《2015中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發展報告》。發布的報告在充分產業調研的基礎上系統地分析了全球及中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分析了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重點選取金融、醫療和呼叫中心三個行業深度剖析信息技術應用情況以及我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面臨的機遇、挑戰,并提出了產業發展的應對策略。
李穎巡視員在本屆年會上講到,“十二五”期間,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規模迅速擴大,創新能力穩步提高,骨干企業競爭力大幅提升,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在由大變強的路上邁出了堅實步伐。同時,中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年會已經成功舉辦了五次,中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聯盟在促進政產學研交流,營造公平競爭環境,構建應用發展產業良性互動協調機制做了扎實工作,取得了豐富的成果。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作為產業主管部門,將以市場為驅動、應用為牽引、創新為支撐、融合促發展為主線,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環境,加快推動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由大變強,全面提升兩化深度融合發展水平,全力支撐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建設。
隨著我國信息技術服務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產業鏈向高端不斷延伸,大數據和大數據安全的問題尤其值得重點關注。沈昌祥院士強調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大數據已經成為信息技術服務行業的熱點話題,都要以大數據來處理各種問題。大數據的安全等級保護是要有制度性的,更重要構建等于保護大數據終身防護的體系結構,從技術上解決問題。我們應加快構建多層次、高質量的多重防御大數據防護體系。總體來上說,我們要做到“五可”和“一有”,就是可編、可知、可重構、可信和可用,要完全自主編寫代碼,并有自己的知識產權。這樣做以后,大數據處理過程攻擊人進不去,進去以后有用的大數據也拿不到,尤其是處理結果拿不到,因為我們是加密的,這樣才能為我國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術屏障。
在高端對話環節中,東軟集團首席運營官陳錫民、遵義市政府大數據辦主任婁方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技術經濟研究部副部長田杰棠、騰訊集團北京公司總經理李勇、阿里云業務總經理劉松圍繞“互聯網&大數據助力產業變革”話題展開了討論。
同時,對話嘉賓代表地方政府、研究機構和企業從不同角度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對我國社會發展轉型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影響等問題進行了深入地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