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ieuwe"><acronym id="ieuwe"></acronym></dl>
<code id="ieuwe"></code>

  • 
    
  • <bdo id="ieuwe"></bdo>

    網站無障礙 關懷版 無障礙客戶端 @isc.org.cn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行業資訊

    用戶個人隱私保護堪憂 號碼服務行業亟待規范

    2015年08月12日 14:50

    新華網北京8月12日電 隨便撥個電話,對方就能看到標注為“xx警察、xx記者”等你的個人信息,用戶的隱私信息一覽無余。在智能手機給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保護個人隱私已經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但隱私保護問題目前并不令人樂觀。
        根據近日媒體的報道,用戶的個人職務等信息成為公開信息的始作俑者是一些“撥號軟件”,而用戶使用這些軟件的初衷是為了防止騷擾電話、詐騙電話等,但顯然個別“撥號軟件”的“服務”已經越過了邊界。
        中國互聯網協會7月底發布的《2015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顯示,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姓名、學歷、家庭住址、身份證號及工作單位等)被泄露;63.4%的網民個人網上活動信息(通話記錄、網購記錄、網站瀏覽痕跡、IP 地址、軟件使用痕跡及地理位置等)被泄露。近半數的網民個人通訊信息(即時通訊記錄、手機短信等)被泄露。 
      

     

    圖為安卓平臺上的一些撥號軟件應用。新華網發

    電話號碼作為用戶在移動互聯網上的基本身份標識意義重大。用戶的通訊、支付、社交等行為都離不開電話號碼的支撐,但瞄準電話號碼商機的除了移動互聯網的從業者還有一些無良商人、不法分子。在利益的驅動下,垃圾信息、詐騙和騷擾電話猖獗,已經影響到用戶的生活,而本來用于保護和方便用戶的撥號軟件為何會成為泄露用戶隱私的通道?
        “現在有一些企業通過撥號軟件來獲取用戶通訊錄等數據,這是很不道德的行為。”電話邦合伙人劉博濤告訴記者,獲取用戶通訊錄是最直接能拿到數據的方法,但會有很多法律問題存在。
        作為號碼數據服務實際運營者電話邦的劉博濤介紹說,之所以會出現標記為“xx警察、xx記者”等信息是因為有些用戶在儲存電話本信息時為了方便辨識,當通訊錄被獲取之后顯然并沒有一點修改就直接被使用了。于是個別企業為了逃避竊取用戶隱私的行為就出現了這樣的解釋——“用戶標注行為”,這其實是對用戶隱私的極大不尊重。
        “做數據服務沒有捷徑可言,因為電話數據每年都有20%到30的變化。電話邦從2011年開始做數據運營,才做到現在國內8500多萬的號碼數據存量。”劉博濤稱,電話號碼信息一般分為商企信息和個人信息。商企信息就是大家通常說的黃頁信息,包括運營商、政府、銀行、電商、餐館等公共服務和商戶信息;個人信息方面包括一些網上公開登記或用戶主動入駐的包含個人職業和職務等的信息,主要是企業銷售等希望展示自己服務的信息。從標記行為來說,職業信息并不是用戶主動標注的。
        “對個人用戶來說,電話邦的來去電的陌生號碼標記類型總共分為六大類,即騷擾電話、推銷、中介、快遞送餐、疑似詐騙、招聘獵頭,另外的不會被標記。”劉博濤稱,用戶標記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安全,防止騷擾電話、詐騙等信息。類似“xx記者、xx警察”等職務信息并不屬于用戶標記的范疇,某些公司為了避重就輕,將之歸為用戶行為,是因為“對數據沒有敬畏之心”,很容易踩到紅線。
        騰訊手機管家的安全專家陸兆華告訴記者,用戶對負向的號碼標記的動力會強一些,例如“詐騙”“騷擾”“理財”這一類的電話,而對于“快遞”等其他較中性分類,標記動力弱一些。用戶進行自定義標注,一般情況下是用于用戶自己看的。從騰訊手機管家來看,只有用戶主動標記達到一定量級時,經過系統智能分析、人工審核等進行綜合的判斷號碼的屬性和隱私風險,才有可能被安排上線(讓其他人看到)。 但陸兆華也表示,目前各種號碼標記軟件非常多,不排除個別標記軟件存在把用戶自定義標記的內容隨意直接上線的可能性。
        劉博濤強調,“我們的電話號碼數據都是可溯源的。而且,數據是動態的,電話邦通過技術和人工兩種方式來確保數據的準確和安全。”電話邦聯合創始人史樂告訴記者,電話邦的號碼數據通過多個公開渠道采集,并根據來源權威性和交叉印證來賦予相應權重。
        史樂介紹說,一般情況下一個詐騙或騷擾電話的被使用周期在15-30天,被用戶標記后很快就會被棄用。電話邦會對超出活動期限后的被標記電話采取“降權”,因為號碼很有可能會被運營商回收,并開放給其他用戶使用。在經過技術甄別和核實之后,原來被標記的電話標簽將會取消。同時,不排除有用戶電話被其他用戶錯誤標記或公開,電話邦有專門的糾錯團隊,用戶可以提交相關信息并獲得相應處理。
       但從目前行業現狀來看,并不是所有的號碼軟件都有類似電話邦的數據規范和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機制,用戶信息隱私信息泄露的情形屢見不鮮。
        除了撥號軟件,網民在使用APP應用程序時個人信息泄露的情況也并不少見。隨著 O2O、電子商務、精準營銷及精準定位的發展,網民的個人網上活動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動抓取。更有甚者,一些輸入法應用程序要求獲取讀取用戶短信的權限,天氣預報應用程序要求獲取用戶通訊錄信息……這些看起來與應用功能毫不相干的權限極有可能成為用戶隱私泄露的渠道。
        北京的陳先生剛剛通過某訂票應用APP預定完機票信息就收到了改簽退款的詐騙信息。在他看來,詐騙信息橫行與隱私泄露不無關系。“我剛剛訂完了機票,回頭就收到了詐騙信息,他們怎么這么快就知道我的訂票和行程信息的?肯定是信息泄露了!” 

      圖為陳先生收到的詐騙信息。新華網發
        《電信和互聯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定》明確要求,未經用戶同意,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不得收集、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委托中國互聯網協會設立的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建議,應強化舉報處理機制,提高公眾的安全意識,嚴厲打擊泄露個人信息的行為,并嚴格規范網站公示的個人信息。
        在日前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草案)》中也對用戶個人信息和隱私保護提出了明確要求:“網絡運營者收集、使用公民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圍,并經被收集者同意。”“網絡運營者不得收集與其提供的服務無關的公民個人信息,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雙方的約定收集、使用公民個人信息,并應當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或者與用戶的約定,處理其保存的公民個人信息。”
        除了法律法規方面正走向完善,電信和互聯網行業也在加強自律。由新華網、號碼百事通、電話邦聯合發起的可信號碼信息服務聯盟已經在6月份正式成立。聯盟的目的是推動中國可信號碼信息服務生態系統建設,搭建號碼信息認證和服務平臺,為全社會共享信息安全環境而服務。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06316號 版權所有:中國互聯網協會
    技術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

    久久人人爽人人精品视频|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久久99| 伊人久久大香线焦AV综合影院| 伊人久久五月丁香综合中文亚洲 | 久久99精品一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久久午夜免费视频| 奇米影视7777久久精品| 久久99中文字幕久久| 一本大道AV伊人久久综合| 久久天天婷婷五月俺也去|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久久青青草原国产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gz久久久| 蜜桃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777久久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久女黄9999|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久久| 热99re久久精品2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五月尺| 97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久久精品蜜桃|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下载| 国产免费久久久久久无码|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日本久久久免费高清| 色综久久天天综合绕视看| 亚洲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 国产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 99久久精彩视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 嫩草影院久久99| 国内精品久久国产大陆|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区久久AAA片69亚洲|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