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家互聯網金融風控實驗室成立
2015年04月28日 14:38
日前,由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辦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論壇在京召開,來自央行、銀監會等相關監管部門領導參會,國內首家互聯網金融風控實驗室正式揭牌成立。此機構旨在將通過學術理論與行業實踐的強勢結合,研究出一套符合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的標準化風險控制體系,為行業發展及監管提出可行性建議。
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愛君出席了揭牌儀式,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缺乏統一的風控方法論引導和規范,不同背景的平臺風控機制和模型各不相同,導致監管很難深入風險核心,從業者也難以找到規避風險的有效途徑。”
作為互聯網金融風控實驗室唯一一家副主任級研究合作單位,金信網首席運營官安丹方在論壇上也就互聯網金融風控的現狀及金信網自身的實踐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全新的行業,由于服務對象及運營機制的不同,無法照搬傳統金融的風控方式。”安丹方分析認為,“目前各家平臺的背景不同,相應的風控機制也呈現多樣化,但多數模式在發展過程中雖然謀取到短期利益,但也暴露出其模式的風險和短板,如果不進行完善革新,會給平臺乃至整個行業都積聚大量風險。”
“現在整個行業都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因此需要一個獨立權威的機構,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結合不斷更新的實踐經驗,探索出一套適合全行業的風控標準。”安丹方同時表示,金信未來愿意成為風控實驗室的基地,以自身實踐為行業風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素材,尋找最適合中國土壤的風控模型。
據了解,金信網憑借獨特O2O安全閉環風控模式,金信網成立短短一年即實現盈利,交易量突破40億元。同時,金信網在實踐中,研發出一套堪稱業內最嚴苛的風控標準:由“3+1”重風控審核標準組成,其中涵蓋29道風控工序及10大類別、50項信用審核資料。
此外,金信網旗下的信用管理公司——信和匯誠,其在實現大量信用數據的積累同時,一直致力于開展大數據征信創新,力求通過大數據平臺實現風險識別、風險評價及風險預警。去年年底,信和匯誠獲得央行頒發的企業征信牌照,進一步夯實了金信網的風控體系。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法制研究中心與金信網合作共建互聯網金融風控實驗室,是學術理論與行業實踐的強勢結合。由此總結出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規則,不僅能給監管層更真實有效的參考,促進互聯網金融監管立法,最終形成的行業風險控制體系也可適用于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幫助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李愛君出席了揭牌儀式,并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目前,互聯網金融行業缺乏統一的風控方法論引導和規范,不同背景的平臺風控機制和模型各不相同,導致監管很難深入風險核心,從業者也難以找到規避風險的有效途徑。”
作為互聯網金融風控實驗室唯一一家副主任級研究合作單位,金信網首席運營官安丹方在論壇上也就互聯網金融風控的現狀及金信網自身的實踐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互聯網金融是一個全新的行業,由于服務對象及運營機制的不同,無法照搬傳統金融的風控方式。”安丹方分析認為,“目前各家平臺的背景不同,相應的風控機制也呈現多樣化,但多數模式在發展過程中雖然謀取到短期利益,但也暴露出其模式的風險和短板,如果不進行完善革新,會給平臺乃至整個行業都積聚大量風險。”
“現在整個行業都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因此需要一個獨立權威的機構,站在一定的理論高度,結合不斷更新的實踐經驗,探索出一套適合全行業的風控標準。”安丹方同時表示,金信未來愿意成為風控實驗室的基地,以自身實踐為行業風控研究提供第一手的素材,尋找最適合中國土壤的風控模型。
據了解,金信網憑借獨特O2O安全閉環風控模式,金信網成立短短一年即實現盈利,交易量突破40億元。同時,金信網在實踐中,研發出一套堪稱業內最嚴苛的風控標準:由“3+1”重風控審核標準組成,其中涵蓋29道風控工序及10大類別、50項信用審核資料。
此外,金信網旗下的信用管理公司——信和匯誠,其在實現大量信用數據的積累同時,一直致力于開展大數據征信創新,力求通過大數據平臺實現風險識別、風險評價及風險預警。去年年底,信和匯誠獲得央行頒發的企業征信牌照,進一步夯實了金信網的風控體系。
業內人士表示,中國政法大學金融創新與互聯網金融法制研究中心與金信網合作共建互聯網金融風控實驗室,是學術理論與行業實踐的強勢結合。由此總結出的互聯網金融風險防范規則,不僅能給監管層更真實有效的參考,促進互聯網金融監管立法,最終形成的行業風險控制體系也可適用于整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幫助整個行業健康有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