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ieuwe"><acronym id="ieuwe"></acronym></dl>
<code id="ieuwe"></code>

  • 
    
  • <bdo id="ieuwe"></bdo>

    網站無障礙 關懷版 無障礙客戶端 @isc.org.cn

    當前位置

    首頁> 新聞動態> 關注兩會

    馬化騰兩會三項提案:創新、規劃、走出去

    2013年03月06日 10:27

        3月4日下午消息,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創始人馬化騰在今年兩會期間,共發出三項分別以創新、規劃和走出去為核心的提案。馬化騰建議政府應支持科技企業建設金融平臺,設立互聯網發展統一管理機構,并由使領館協助企業出海。

        提案一

      在關于營造良好自主創新環境的提案中,馬化騰認為實現目標一方面要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主體,另一方面要發揮政府制度保障作用,營造創新環境。

      對于提升企業創新能力,馬化騰建議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新的試點政策,支持由大型行業領軍品牌企業牽頭建設包括科技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創投公司等在內的創新產業鏈金融平臺。同時在政策引導和財力上支持中小微企業創新。

      而在制度保障方面,馬化騰則建議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行為進行鼓勵和保護;設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科技戰略投資公司,豐富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同時要在打擊犯罪、法律訴訟、稅務服務等方面完善創新活動硬件和軟件環境。

      提案二

      第二項提案中,馬化騰提出國家必須從戰略層面更加重視對互聯網的規劃和建設,一是設立職責明確的互聯網發展統一管理機構,二是加大對基礎電信業務的補貼力度,三是加快電子政務、網絡經濟、網絡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戰略實施。

      提案三

      馬化騰最后一項提案是建議將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提升為國家戰略,他指出這一政策有利于調整我國服務貿易結構,也有利于提升國家形象。

      為此馬化騰建議國家應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安全標準的制定,在財稅、投融資、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人才等方面加強對互聯網企業的扶持,推動移動互聯網產品壯大;馬化騰還建議在駐外使領館設立互聯網工作專員,加強政府指導功能。

      以下是馬化騰三項提案的全文:

        提案一:關于營造良好自主創新環境,促進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的建議

        提案人:馬化騰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階段逐步進入了一個從傳統生產要素驅動向創新要素驅動的新階段,建設創新型國家是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重大戰略。黨的十八大報告亦把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提出促進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把全社會智慧和力量引導和凝聚到創新發展上來。創新型國家的建設,應該充分發揮企業、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中介組織等創新體系相關機構的作用,營創自主創新的良好環境。

        一、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壯大創新主體。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自主創新的國家發展戰略應體現在企業行為上。而不同規模的企業在自主創新中所發揮的作用和所面臨的問題是不一樣的。大型企業主要面臨提高所在行業產業鏈整體競爭力的問題,這里首先要解決的是提出這些企業的創新能力以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和破解產業鏈內大量有潛力的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期面臨融資貸款難生存成本高的發展瓶頸。因此,針對不同類型企業的自主創新需求,提出如下建議:

        (一)發揮龍頭企業創新優勢,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能力。目前市場競爭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面臨的競爭壓力已經從產品競爭、企業競爭發展到產業鏈競爭,不僅需要有影響力的大型企業通過轉型升級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更需要行業龍頭企業引領產業鏈企業手拉手共同致富。為此,建議國家應該鼓勵和支持大型行業領軍企業發揮創新優勢、攻堅行業發展堡壘,加強對產業鏈企業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臺新的試點政策,支持由大型行業領軍品牌企業牽頭建設包括科技銀行、小額貸款公司、創投公司等在內的創新產業鏈金融平臺。這種創新產業鏈金融平臺的主要優勢在于:行業龍頭企業非常熟悉產業鏈上下游眾多企業產品技術方向和企業運作情況,對他們的發展前景評估及風險控制能力評估等方面都比銀行、投資擔保公司更熟悉、更專業;與行業上下游眾多供應商和客戶建立了長期穩定合作關系,有豐富的合作伙伴資源和投資項目資源動態數據庫,在財務管理、技術評估、風險控制等方面有足夠數據來源和獨特方法評估投資項目,能有效控制投資風險;可以與銀行進行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長期合作機制,開展多方位的金融產品服務,使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更加牢固的產業發展聯盟,促進整個產業鏈更快更健康的發展。

        (二)進一步改善創業生存發展環境,推動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中小微企業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基本經濟細胞,在社會經濟中承擔著造血功能。十八大為我國未來十年的發展確定了收入倍增目標,要實現民生福利的改善,沒有稅收的可持續增長,是無法實現的,而保障稅收的可持續穩定增長,希望在中小微企業的創新發展;同時,要實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希望在中小微企業的創新發展;當前正值全球經濟轉型,第三次工業革命浪潮涌動,要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抓住世界經濟新一輪產業革命的歷史機遇,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希望還是在中小微企業的創新發展。為此,應該在政策上引導、財力上支持,為專、精、特、新的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壯大提供優越的軟環境和硬環境。一是組織多個專門評估小組對全國創新型中小微的經營和發展現狀進行全面普查,收集企業發展所面臨的共性問題,有針對性調整現有的激勵和扶持政策,更快更好的引導企業跨越難關,走上可持續健康發展的道路上來。二是政府抽出專項資金,按照實際需求的量,在條件較優越的區域建設或改造一批適合科技型企業使用的標準產業用房,優惠租給符合專、精、特、新的創新型中小微企業用于研發。三是在擴大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進口的同時,政府要引導具備條件的專、精、特、新的創新型企業對其核心技術進行消化吸收,不斷提升中國裝備制造、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同時,政府應出臺一些優惠的鼓勵政策,引導企業多采用本地制造的設備和產品,打造健全的產業鏈循環系統,為使用者減輕采購成本,為制造者提升技術水平的同時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二、發揮政府制度保障作用,營造創新環境。創新型國家的建設需要形成有利于創新的社會環境,政府作為創新活動的重要參與者,除了在公共技術研發投入中發揮引導作用外,其最大的職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營造創新環境。政府應該在法制規范、政策制定、輿論營造中發揮服務型作用,具體建議如下:

        (一)通過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行為進行鼓勵和保護。凈化市場,讓更多的企業尊重知識產權,誠實守信,努力營造有序競爭的良好氛圍,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應當被當成一項重點工作予以關注和推薦。

        (二)設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科技戰略投資公司,豐富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設想中的科技戰略投資公司,核心任務有兩項:一是利用全球經濟波動,發現并以較低成本收購由于資金匱乏而難以為繼、但具備較強基礎研究成果(如基礎專利、基礎技術)的國外高科技企業;二是代表政府統一購買國外重要專利授權,以免費或極低價格提供給中國高科技企業使用,促進其發展。科技戰略投資公司應以不盈利為目標,但在條件適當的時候,也可能因為掌握最核心的戰略資產而產生極大收益,因此組建這樣的科技戰略投資公司對于政府來說,既有極大的社會效益,也有產生極大經濟效益的可能。

        (三)在創新環境上,政府要完善創新活動硬件和軟件環境。一是打擊犯罪團伙,凈化企業經營環境。目前我國存在一些有組織、有預謀,專門針對金融或上市企業進行敲詐勒索等犯罪活動的團伙,但由于作案手法隱蔽等諸多原因,這些團伙一直逍遙法外,嚴重損害了眾多企業的利益,并擾亂了經濟秩序。這些團伙主要作案手法或特征有:以注冊眾多空殼公司作為其合法掩護,有預謀、有組織地進行各種違法犯罪活動;網羅與編織關系網,尋找保護傘;專門針對證券、銀行等金融行業或上市公司進行違法犯罪活動;濫用媒體、網絡敲詐;尋找代理人,犯罪分子只當幕后主使等等。對此,建議針對惡意舉報、誣告陷害、擾亂企業經營秩序、無頭投訴浪費國家司法及行政資源的行為,相關部門應認清事實真相,對上述行為嚴厲禁止,并加快完善法規條例,嚴懲這類犯罪分子,盡最大努力保護企業合法權益;各個政府部門應加強溝通、積極配合,避免因辦案而干擾了企業的經營秩序;實行專門機關與群眾路線相結合的方法,只要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積極查處,隨著調查工作的深入,將會有更多的受害人或受害單位檢舉揭發該類團伙的犯罪事實,這有利于查清全部事實和辦案。二是創新法院訴訟財產保全制度,解決小微企業保全擔保難、執行難的問題。訴訟財產保全擔保是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提高司法執行效率的有效途徑。按照民事訴訟法有關規定,人民法院采取財產保全措施,可以責令申請人提供擔保;申請人不提供擔保的,駁回申請。目前各級法院接受訴訟保全擔保的方式主要包括現金、有價證券、房地產,而對信用擔保范圍僅限于商業銀行保函。事實上,廣大小微企業由于積累少,固定資產匱乏,能夠擔保的資產非常有限,向銀行申請貸款尚屬不易,申請保全更是難上加難。對此,建議法院接受由經營規模大、管理規范、信譽卓著的擔保機構直接開立的訴訟財產保全擔保函。三是提升稅務服務水平。在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國家實行營改增稅賦改革,從大局上為實現減輕企業稅賦重、避免重復征稅、更科學高效地征稅、降低企業的經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競爭優勢。然而,在操作過程中,卻存在考慮不周詳、不科學的問題。為此,建議及時修正征稅及提供稅務服務中的一些不合適的做法,并進一步減免企業的稅費負擔,提高企業走出去的競爭力。

        提案二:關于實施互聯網發展戰略,加快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建議

        提案人:馬化騰

        近年來,我國互聯網產業發展迅猛,成績顯著。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統計,中國的互聯網經濟在GDP中的比重達5.5%,位居全球第三,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重要引擎。互聯網深度滲透進我國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在促進文化產業發展,推動政府信息公開方面日益發揮重要作用。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國網民數量已達到5. 64億,居世界第一位,互聯網普及率為42.1%,超過世界平均水平。在產業層面,我國涌現了一批初步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企業,部分企業在全球互聯網企業市值排名前列。

        在取得上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互聯網日益成為國際重要競爭資源的今天,我國的互聯網發展與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基礎網絡設施的建設和互聯網應用的深度普及層面還有著巨大的發展空間。

        一、互聯網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地位沒有得到足夠重視。目前互聯網已經深入滲透到全球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成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運行的基本要素,推動著各國經濟體系、產業結構和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的持續變革。在此背景下,網絡發展戰略已成為世界各國現代化戰略和全球化戰略的核心內容。以2011年美國發布網絡空間國際戰略為標志,國際社會對網絡空間規則體系主導權的爭奪已經日趨激烈,這就要求我國必須從戰略層面更加重視對互聯網的規劃和建設。

        近年來,我國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扶持和鼓勵互聯網的發展,例如《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互聯網行業發展規劃》等,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這些政策缺失對互聯網戰略地位的關注,相關配套政策落實不足,而且從近年來國家的戰略投資角度看,與交通、電力、能源方面的投入相比,互聯網領域的投資明顯不足,這嚴重制約了下一代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并對拉動我國基礎電子工業和消費類電子產品工業的發展有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互聯網基礎網絡設施仍存在明顯不足。我國已經建成了超大規模的互聯網基礎設施,網絡通達所有城市和鄉鎮,這是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重大成就,極大地促進了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但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網絡基礎設施仍存在較大不足。目前,我國互聯網網速平均速率僅1.774M,排名全球第71位,可以說仍處于“低速寬帶”階段,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互聯網建設仍需進行跨越式提升。以美國為例,克林頓政府在1993年便將“信息高速公路”建設作為其施政綱領,投資4000億美元建設國家信息基礎設施。2010年美國FCC制定了《國家寬帶計劃》,向國會申請250億美元建設高速互聯網絡和無線寬帶網絡,目標是在2020年美國一億家庭中普及100Mb/s的高速寬帶。由此可見,美國寬帶發展戰略的特點從不滿足于領先地位,而是積極推動以保持戰略優勢。韓國自2002年4月推出電子韓國戰略后,其關注的重點也是如何加緊建設IT基礎設施,目前韓國的家庭寬帶普及率已達到95%,平均速度為20.4Mb/s,居全球寬帶性能綜合排名首位。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度投入有力地保障了美國和韓國互聯網戰略的穩步實施。

        從互聯網的未來發展來看,各國在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三網融合等技術業務變革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類似,發展起步的差距不大。但是,互聯網基礎設施是上述技術發展的基礎,只有實現高速寬帶和無線網絡,下一代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等才可以得到迅猛發展。可以預見,未來國家間互聯網競爭的核心仍將是互聯網基礎設施。 

        三、互聯網的應用深度和廣度和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信息消費有很大發展空間。根據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成功實施互聯網戰略的經驗,其在大量投資建設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同時,也非常注重互聯網為國民生活所帶來的革命性進步。例如日本和韓國在2004年分別提出的u-Japan和u-Korea項目,旨在使所有人可以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享受現代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新加坡在2006年頒布“智慧國2015”計劃,其目標是:資訊通信業實現的增長至原來的兩倍,達260億新元;資訊通信業出口額增長至原來的3倍,達600億新元;至少90%的家庭使用寬帶;電腦在擁有學齡兒童的家庭中的滲透率達100%。目前我國互聯網應用的深度和廣度與發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特別是在三四線城市及廣大的農村地區,互聯網所具有的大幅提升社會生活質量的巨大效能還未得到完全體現。

        另外,從經濟層面看,需大力培育“信息消費”。“信息消費"對拉動內需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信息消費每增加100億元,能帶動國民經濟增長300多億元。因此近年來各國重點培育“信息消費”作為新興消費熱點。而據世界銀行報告和相關統計數據,我國人均信息和通訊技術支出遠遠低于發達國家,美國、日本的人均信息消費支出分別為3400美元和2400美元,我國僅為190美元。信息消費還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基于上述分析,對于國家互聯網的未來發展,謹提出建議如下:

        一、國家應制定和實施互聯網戰略,設立職責明確的互聯網發展統一管理機構,從戰略高度對互聯網的發展進行全盤統籌和有機協調。從美國、歐盟、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經驗來看,其互聯網經濟的發達都是借助于政府主導的互聯網戰略的實施,而且政府在不同周期會有側重的調整戰略內容。例如美國的網絡戰略分為:作為資源空間和基礎設施戰略的網絡發展戰略、涉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方面的網絡發展戰略以及網絡安全戰略。日本的網絡發展戰略分為:以基礎設施為核心的e-Japan戰略和以應用及深化為重心的u-Japan戰略,以及邁向更高目標的i-Japan戰略。韓國的網絡發展戰略與日本具有很大相似性,都分為E-U兩階段,分別側重基礎設施和全面應用。

        互聯網戰略的實施需要更加科學高效的行政管理體制。當前我國的互聯網管理體制存在多頭管理、缺乏統籌規劃的問題,而在美國、韓國、日本等國的互聯網戰略實施中,統一的互聯網管理機構是推動戰略成功實施的重要因素,例如美國的FCC、韓國的KCC和日本的總務省等,因此我國有必要設立統一的互聯網管理機構。

        二、加快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基礎電信業務的補貼力度,使人民群眾可以更加便捷和低成本的使用各類互聯網服務。當前限制我國互聯網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是其承載能力、穩定性和安全性等,“寬帶不寬”、“費用較高”等網民反映強烈的問題亟待解決。同時,廣大的農村地區寬帶接入情況較差,互聯網的普及率較低,制約了信息消費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從技術發展來看,下一代互聯網的發展需要提供更高的傳輸速率,端到端的傳輸速率達到100Mb/s才能滿足其服務質量需求。因此強烈建議國家高度重視并著力加快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將寬帶網絡建設提升到與公路、鐵路、機場和電網建設等同等重要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加速提升我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另外,由于互聯網基礎設施投資巨大,特別是在不發達地區,基礎設施投資回報周期較長,對企業吸引力不大,迫切需要政府加大對電信運營企業的補貼,用于加快光纖鋪設和骨干網建設,實現全國大部分地區的寬帶接入和骨干網擴容。

        三、深化互聯網應用,加快電子政務、網絡經濟、網絡社會服務等領域的戰略實施,加速信息社會建設。一是在電子政務領域,可以充分利用現有成熟的互聯網產品和服務,例如垂直搜索、移動門戶、客戶關系管理、社交網絡等,使政府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滿足人們群眾的需求,提升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同時,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應著力加強移動電子政務的發展,例如微信、微博等,利用手機等移動智能終端的便攜性和即時性,使人民群眾可以更加便捷的接收相關服務信息。此外,應充分開發利用政務信息資源,對海量的高質量政務信息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將產生可觀的社會、經濟效益。二是在互聯網經濟方面,需著力支持電子商務的發展。根據相關統計數據,2012年我國的電子商務市場整體交易規模達8.1萬億元,網購用戶達2.2億,這些數據顯示我國消費者還有巨大的消費潛力可以挖掘,電子商務在拉動內需方面將發揮巨大作用。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需要國家加強網絡安全建設,加大對互聯網黑色產業鏈的打擊,保障網絡安全;需要進一步完善電子支付的制度環境和基礎設施,保障網上交易的安全便捷;需要加大物流配送的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制約電子商務發展的核心瓶頸問題。同時,在產業政策方面,需進一步優化財稅和投融資政策,吸引更多民間資本進入互聯網領域;在市場環境方面,應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規范行業競爭秩序,營造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三是在社會管理和服務方面,需國家加大統籌規劃,加大專項投入,借鑒發達國家在社會服務網絡化方面的經驗,推動互聯網在教育科研、醫療衛生、就業和社會保障、社區信息化等方面的深入應用,使人民群眾能夠更加便捷的享受到互聯網所帶來的生活質量的提升。

        提案三:關于將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提升為國家戰略的建議

        提案人:馬化騰

        互聯網企業“走出去”就是培養一批國際一流,被各國廣泛使用、普遍接受,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互聯網知名企業與品牌。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承載了經濟、商業、文化、社會等多種元素與使命,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國際競爭軟實力的象征。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強企業國際化經營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國公司”。當前,互聯網的競爭與合作已成為當今世界國際競爭與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國際競爭中處于科技發展最前沿的競爭,唯有自身做大做強才可能擁有世界舞臺的話語權。因此,培養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互聯網企業與品牌,將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提升為國家戰略已迫在眉睫,勢在必行!

        一、互聯網產業競爭是國際競爭的重要表現,政府應因勢利導重點扶持一批互聯網企業“走出去”。網絡事關一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社會和文化等各個領域,牽涉面廣,既事關一國主權、國家安全,又事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文化繁榮,還事關一國的國際競爭力和國際戰略地位。

        互聯網競爭是未來國際競爭中處于科技發展最前沿的競爭。2011年,美國政府和美國國防部先后發布的《網絡空間戰略》,一再強調互聯網在國家安全層面日益深化,歐盟方面也有類似的舉措。2012年3月,美國政府又公布了《“大數據”研發倡議》,這是繼1993年美國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部署,大力推動對數據的高效開發利用,增強其掠奪和先期開發別國數據資源的能力。

        產業革命決定經濟發展的未來,歷史上,每一次工業革命都為后發國家成功實現“趕超”打開“機會窗口”,但中國并未抓住前兩次工業革命的機遇。當前,在新一輪技術革新趨勢下,中國不能再次“旁落”,應大力發展互聯網產業,培養、扶持一批跨國互聯網拳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以此加強國際競爭力和國際戰略地位。

        二、加快我國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有利于調整我國服務貿易結構,縮小服務貿易逆差。據商務部數據,目前,服務業占世界經濟的比重接近70%,主要發達經濟體服務業比重占到80%左右。在信息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簡稱ICT)的持續創新推動下,新興服務業如互聯網企業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世界服務貿易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一方面,與ICT緊密關聯的服務業,如金融、電信、軟件服務等,貿易比重不斷上升;另一方面,由互聯網企業自身主導的服務貿易量也在逐年增高,服務貿易正逐漸由傳統的以勞動密集型為基礎轉向以知識、智力或資本密集型為基礎的現代服務貿易。

        但是,不容樂觀的是,我國服務貿易逆差嚴重,去年前三季度服務貿易逆差突破700億美元,而且呈逐年增加趨勢。自1994年《服務貿易總協定》在多哈回合的達成,縱觀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十多年的歷史,服務業走出去幾乎沒有拳頭企業和拳頭產品。相反,美國服務貿易長期順差。早在2002年,美國信息服務業年產值就已高達7000億美元,成為該國第一大出口產業,其中網絡文化產品的出口額占到其出口總額的13%以上。

        值得慶幸的是,微信的應運而生以及迅速發展壯大,成為中國移動互聯網第一款真正走向世界的產品,為打破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互聯網的壟斷提供了重大機遇。微信誕生僅兩年,用戶規模達到了3億,為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了16種語言版本。目前,微信在東南亞、中東等市場占有率位居第一,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增長強勁。隨著微信日益廣泛的全球化應用,將進一步帶動中國服務貿易的跨越式發展,縮小服務貿易逆差,優化服務貿易結構調整。

        三、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有利于提升國家形象,全球化網絡平臺是文化輸出的最佳途徑。在互聯網時代,文化輸出的最佳途徑便是全球化網絡平臺。在全球傳播背景下,互聯網上進行的文化和意識形態的流動是不對等的,通常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流動,從根本上來看就是西方國家利用網絡向我輸出價值觀,對我進行文化滲透、遏制發展。因此,對意識形態進行疏導并輸出中華文化,提升國家形象,互聯網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責無旁貸。

        互聯網不是冰冷冷的產品,其具有文化屬性。網絡游戲、網絡媒體、網絡視頻、網絡動漫、網絡文學等一系列的互聯網產品,是基于文化層面的數字產品,本身也是文化載體。依托互聯網企業的“走出去”,中國的數字出版、數字音樂、數字娛樂這一快速發展的新文化形態將在全球范圍內得到廣泛傳播,有助于與美國全球化平臺抗衡,爭奪國際市場。

        長期以來,中國給人以“制造業大國”的印象,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也遭遇品牌認知度、美譽度雙低的問題。中國的互聯網以新媒體、新通信模式如微博、微信等移動社交平臺搶占著世界文化傳播的舞臺,成為增強中華文化軟實力、提升國家形象的重要陣地。微博的功能和創新在很大程度上超越了其原版Twitter(推特),成為當下網絡新媒體最活躍的平臺。微信提高了社會溝通效率,是第一款真正實現全球溝通的中國產品,其全新的用戶信息精準推送方式成為新的媒體傳播渠道。

        已經邁向國際化的微信等互聯網平臺有望打破美國對互聯網的壟斷,打造具有我國知識產權的、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服務平臺,為拓展我國對外文化交流的渠道提供了機遇,部分駐外使領館也在使用,廣受好評。微信的全球化使用有助于我國的文化輸出,推進國際民間交流,加快中國“走出去”戰略。

        四、將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提升為國家戰略,培養、扶持一批互聯網拳頭企業和拳頭產品,我們建議:

        (一)國家應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和安全標準的制定。除中國外,互聯網各領域基本被美國企業壟斷,美國互聯網企業同時掌握著包括歐洲在內的全球大部分地區互聯網主導權。中國對互聯網安全標準制定的參與深度不夠,應扶持以企業為主力,進一步參與到與互聯網有關的國際規則和安全標準的制定中,爭取話語權。

        (二)加強對互聯網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扶持。國家在財稅、投融資、技術創新、知識產權、人才、市場環境培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境改革等方面對互聯網企業給予扶持。在設立專項資金、完善稅收政策、加強基礎設施、高端人才儲備等方面給予配套政策。同時,政府引導,企業積極參與,加強互聯網與傳統文化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企業和傳統文化企事業單位的各自優勢,鼓勵雙向進入和資源整合。此外,互聯網業態有其特殊性,政府在強化金融支持的同時,可以考慮在人民幣國際化戰略推進中,以互聯網企業作為試點,嘗試以人民幣作為支付和結算貨幣,增強海外客戶對中國產品的依賴性。

        (三)國家扶持互聯網新產品的應用推廣,鼓勵互聯網企業創新。在保障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推動符合產業發展的移動互聯網新產品的發展壯大,扶持微信、微薄等新生事物的發展,有利于激發企業創新能力,有利于互聯網企業國際化進程。華為、中興“走出去”十多年高速發展,得到了國家在稅收、資金、出口信貸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大力支持,使華為、中興積極創新,抓住了寶貴的趕超機遇,經過十數年的拼搏發展,躋身世界電信制造商前列,樹立了“中國制造”的新標桿。

        (四)加強政府的服務職能,為互聯網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指導和信息渠道。政府積極開展多方位外交、與海外各種主體進行積極對話溝通的同時,可以為互聯網企業提供更多的政策指導意見和廣泛的信息渠道。如通過完善企業海外投資的信息服務網、建立對外投資數據庫等方式加強對企業海外投資的信息服務。建議駐外使領館加強對互聯網企業“走出去”的指導職能,在有條件的國家如美國、歐盟國家、金磚五國中俄羅斯、南非、印度、巴西等設立互聯網工作專員,一方面更有利于我對外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服務于中國互聯網企業“走出去”。

     

     

     

        (編輯:Jesse)

     

     

     

     

    2011-2019 Copy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05006316號 版權所有:中國互聯網協會
    技術支持:北京圣明慧力科技有限公司

    精品久久久BBBB人妻|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忘忧草18| 国产精品久久久香蕉| 一本久到久久亚洲综合| 狠狠色综合网站久久久久久久高清|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美女| 久久99热这里只频精品6| 久久人人爽人爽人人爽av| 日日碰狠狠躁久久躁| 久久综合久久综合九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 久久久久久毛片免费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久精品| 久久96国产精品|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久久只有这才是精品99| 无码av大香线蕉伊人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久久久综合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电影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果冻|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青青久久精品国产免费看| 久久大香伊人中文字幕|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高清| AV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99re5久久在热线播放| 久久中文字幕网站篠田优| 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久久夜色tv网站| 久久电影网2021|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中文字幕| 久久久青草久久久青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