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春談2025年我國互聯網企業發展“五大趨勢”
2024年12月23日 15:38
近日,2025 ICT行業趨勢年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兼常務副秘書長陳家春出席大會并發表題為《2025年中國互聯網企業發展態勢與展望》的主旨演講。
陳家春表示,2024年是我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30周年。三十年來,我國互聯網網絡基礎日益堅實,生態體系日趨完善,經歷了從高速增長到平穩發展、從服務生活到賦能生產、從模式創新到技術創新、從國內起步到國際拓展等巨大轉變,行業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經過30年的蓬勃發展,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擁有全球最多的網民和移動互聯網用戶以及最活躍的互聯網技術和應用創新生態。
隨著我國互聯網產業的逐步發展,我國互聯網企業緊跟時代潮流,走過了四個主要發展階段。首先,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之初,一批門戶及應用互聯網企業便相繼誕生并迅速發展;隨后,我國互聯網企業以電商、社交為主要領域,緊貼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脈搏,互聯網信息服務代表企業茁壯成長,中國互聯網產業規模攀升至全球第二;伴隨“寬帶中國戰略”“互聯網+”等政策的相繼出臺,我國互聯網產業又邁入到數實融合階段,平臺企業從消費領域開始向產業領域拓展;2023年人工智能技術邁入爆發期,我國互聯網企業再次迎來了新的增長機遇。
展望2025年,陳家春表示,在AI大模型競相發布,AI與電子商務、大文娛等領域實現深度融合發展的背景下,我國互聯網企業發展將呈現“五大趨勢”。
一是數字經濟持續增長,互聯網企業業務規模回歸穩定提升。預計到2025年,我國互聯網企業將聚焦數字消費智能化需求,實現業務場景的持續創新,并在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雙向發力下,進一步激發我國數字市場消費活力,實現業務規模的穩步提升。
二是數字技術精準攻堅,互聯網企業技術能力實現快速躍升。在AI發展浪潮下,我國互聯網企業積極打造“云計算+AI+大模型”技術產業生態,同時不斷提升國產自研AI芯片性能水平。預計2025年,我國互聯網企業研發費用投入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互聯網頭部企業的科技引領作用日益彰顯。同時,伴隨更大規模、更加復雜和通用的國產化智能技術生態的建設落地,我國互聯網企業也將逐漸打破外部技術封鎖,縮小與國際領先水平的技術差距。
三是數字應用多元拓展,互聯網企業產品服務向智能化演進。未來一年,以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新型通用技術和數據要素為驅動力,數字化生活、生產等領域新應用將進一步豐富,海量數據帶來更多應用場景,互聯網服務應用產業生態建設進一步完善,各領域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快速提升。
四是數字“出海”加速擴張,互聯網企業海外戰略轉向逐優競爭。伴隨全球經濟逐步復蘇,互聯網企業繼續發揮數字“出海”領域的先鋒作用,2024年我國互聯網綜合實力前百家企業境外互聯網業務收入預計達到407億美元。預計2025年我國互聯網企業“出海”將由“價格競爭”逐步轉向“逐優競爭”,通過發揮自身在產品和服務質量的競爭優勢,以高水準的技術和創新滿足海外多元化的用戶需求,推動我國數字出海保持增長態勢。
五是數字治理創新協同,互聯網企業治理模式實現技管結合。當前,我國數字治理領域的法律政策框架基本建立,數據保護、算法治理等領域的監管快速推進。同時,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進一步融入行業、企業安全治理體系內,實現關鍵設施、戰略資源等方面的常態化、智能化、安全監管。未來,伴隨數字技術治理的相關法規體系逐步構建完成,技術治理將邁入更迭完善期,數字領域法律規范將基于數字技術的特性不斷完善,監管水平持續提升,以“技管結合”為核心的新型監管體系加速形成。
伴隨“人工智能+”的政策推動與技術進步,AI將在多個行業中發揮重要作用。未來,中國互聯網協會將和廣大互聯網企業及從業者們一道,堅定發展信心,明確發展重心,共同在更加廣闊的舞臺上積極進取、煥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