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視頻藍皮書:視頻用戶分流四屏格局形成
2012年06月11日 15:26
日前,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發布了《中國網絡視頻藍皮書》,針對中國網絡視頻當先的行業現狀、市場格局、未來趨向等做了數據調查和深度分析。數據顯示,預計2012年中國網絡視頻廣告規模將超62億,2015年或超過綜合門戶。2012年網絡視頻廣告的投放量開始大幅地攀升,特別是網絡視頻前貼片廣告,更被許多品牌廣告主及廣告代理商當做電視廣告的替代或補充性媒體。
記者發現,整份藍皮書最核心的亮點在于揭示出了中國網絡視頻正在發生的跨屏蛻變:視頻用戶不再只是“行走”于電視和電腦,視頻用戶的終端接觸擴展到了電腦、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四塊平媒。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趨勢是,電腦視頻用戶開始流失,向移動端分流,四屏格局形成。
DCCI《中國網絡視頻藍皮書》數據顯示,視頻用戶每周觀看視頻時長分布分別為:PC電腦12.6小時/周、電視9.0小時/周、 平板電腦8.3小時/周,智能手機7小時/周。電視、PC電腦、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四屏聯動對視頻用戶實現全天近似無縫的跨媒介包圍覆蓋,一場跨屏蛻變正發生。
另一個趨勢是電腦視頻用戶開始流失。盡管PC電腦目前仍然是用戶觀看網絡視頻的主要終端,但是從數據調查結果來看,近3成用戶未來可能不再通過PC觀看網絡視頻;相較而言,分別有3成以上視頻用戶會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來觀看網絡視頻。網絡視頻用戶跨屏視頻觀看趨勢愈加明顯,不同終端重合用戶比例在增長,為網絡視頻跨媒介整合營銷提供良好的營銷環境。
盡管中長視頻仍然主要占據網絡視頻的黃金時間段,但微視頻由于終端分布更廣、時間更加碎片化,逐漸成為視頻用戶關注熱點。DCCI數據顯示,81.5%的網絡視頻用戶觀看過微視頻,近6成視頻用戶更是微視頻的忠誠粉絲。微視頻與中長視頻特別是影視劇視頻在終端、內容、時段上形成互補。
南開大學教師陳鵬認為,長視頻、中視頻與微視頻可看做大餐、正餐或快餐、零食,家庭聚會的大餐往往用餐時間較長,正餐或者快餐時間就短了很多,而零食是需要時間最短的,但卻是可以連續不斷的。在通常情況下,視頻越長,越適合大屏幕媒介觀賞,視頻時長居中則既可用大屏幕也可以用中小屏幕觀看,微視頻則適合用小屏幕在零星時間隨時收看。微視頻與中長視頻特別是影視劇視頻在終端、內容、時段上形成互補。
第一視頻集團執行總裁王淳則表示,中、微視頻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娛樂節目、新聞及大量UGC內容大都屬于中微視頻,在營銷上形式也更多樣化。
PPTV網絡電視市場部高級總監陳中指出,2011年網絡視頻行業經歷了資本整合和版權爭奪之后,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自身差異化。而微視頻為差異化自制提供了新的空間和可能性。
不難想象,智能手機數量與互聯網流量的增長讓移動視頻觀看流行開來,短小輕快的微視頻更是填補了用戶的碎片時間,與現代社會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較為貼切。此外微視頻內容涵蓋微電影、惡搞劇、綜藝節目、新聞資訊及評論、廣告片等多種類型,內容時效性與娛樂性更強,也很利于及時互動與分享,在營銷模式上品牌植入營銷更為合適。
DCCI《中國網絡視頻藍皮書》數據顯示,51.3%的網絡視頻用戶是內容導向者,超過了網站忠誠者占比(47.7%)。由于視頻用戶普遍缺乏忠誠度,視頻網站不得不耗費巨資去購買熱播劇以吸引用戶,網絡視頻網站的內容成本不斷上漲。熱播劇就能留住用戶嗎?并非如此。
DCCI對網絡視頻用戶調查數據顯示,僅有31.4%的視頻用戶一定會看熱播劇,但沒有熱播劇并不會導致很多用戶放棄視頻網站。對視頻用戶而言,使用體驗更重要,調查發現,高清、快速、流暢等用戶觀看體驗因素仍是影響用戶選擇或放棄視頻網站的關鍵原因。受眾價值的凝聚是視頻網站精準營銷發展的未來,差異化內容優勢、優化用戶體驗,增加網絡視頻用戶粘性與忠誠度仍是視頻網站要解決的核心問題。
土豆網首席運營官王祥蕓認為,強大的受眾資源與內容資源必然是視頻網站的最大資本,用更好的內容、活動去增加用戶的收視粘性和激發用戶的活躍性非常重要。
熱播劇的版權,究竟該不該買下去?愛奇藝全國銷售運營中心高級總監葛承志表示,當前視頻網站在影視劇的營銷上還難以短時間收回版權購買的成本并實現盈利。聯合采購與版權分銷對媒體而言會有收入上的提升,但由于各個視頻網站在這方面的能力和聯合狀況最終會形成新的平衡,所以還難說這會對目前網絡視頻網站的競爭狀態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有業內人士表示,網絡視頻廣告錢景看好,跨屏整合是最后臨門一腳。而DCCI前不久聯合12家單位發起的網絡視頻聯盟,將發揮有力助推作用。
(編輯:J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