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專訪胡啟恒理事長:互聯網“強”國 我們還有多遠
2010年12月07日 10:33
從互聯網大國到互聯網強國,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不存在某一條標準,過了某條線就成為“強”國了
互聯網始終是一個由民營資本主力推動的行業,它需要政府繼續創造健康、公平、寬松的環境,激發企業家們揮灑創意和激情,實現夢想
千千萬萬的小企業為中國的就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蘊藏著無盡的希望和創造力
1994年4月,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的第六次中美科技合作聯委會上,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胡啟恒,代表中方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再一次提出接入國際互聯網的要求,并最終得到認可。4月20日,我國搭建了第一條64K國際專線,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這個當時并未引起媒體過多關注的事件,給日后中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難以估量的深遠影響。
如今,中國的網民總數穩居世界首位,中國作為世界互聯網“大”國的地位已然確立。16年來,作為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全程推動者與見證者之一,胡啟恒始終密切關注著這個領域的動向,思考著中國互聯網的未來。
記者:回顧多年發展歷程,您如何評價中國互聯網的創新能力和現狀?
胡啟恒:應當說,經歷這么多年的發展,中國的互聯網創新能力和發展水平都取得了巨大進步,涌現出一大批值得驕傲的企業,比如百度、騰訊、阿里巴巴,以及相關設備制造企業華為、中興等等。
在基礎技術方面我們也有很大提升。截至今年,在負責制訂互聯網標準的國際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中,以我國工程師為主制定的互聯網標準已有17個。上個月,IETF的第七十九次會議剛剛在中國召開。10多年前,參加 IETF會議的中國工程師很少,對于會上討論的問題也覺得很難參與。而近10年來,我國的參與程度不斷加深,來自有關企業、大學和科研院所的工程師們提出的不少創造性建議已被認可并形成標準。
此外,我國很多互聯網企業的自有技術也具有非常扎實的功底。2008年,騰訊公司的QQ產品獲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頒發的即時通訊類軟件全球創意金獎,這是國際上對中國互聯網行業創新發展的高度肯定。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清華大學吳建平教授因為在推動中國互聯網技術進步和發展,尤其是在推進下一代互聯網技術上的杰出貢獻,今年7月被國際互聯網協會授予業界最高榮譽——“喬納森·波斯塔爾獎”。
當然,必須承認,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整體創新能力還不夠,在對互聯網的理解、利用程度和深度上仍與國際同行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我們繼續努力和積極推動。
記者:這種差距主要體現在什么地方?
胡啟恒:互聯網創新是應用性創新和技術性創新的統一。然而,那些原創性的互聯網應用模式和技術,發源于中國的,還一個都沒有。比如萬維網,P2P(“點對點”技術),博客,SNS(社會性網絡服務),微博……這些應用模式和技術的原型都來自國外。移動互聯網也有不小差距。比如,國外移動互聯網和地理位置服務相合,已開始應用在公交、出租車的調度和導航上,模式已趨成熟。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想象力,探索為中國用戶所需要的、原創的應用模式和技術。
記者:應當如何認識互聯網創新的特點?
胡啟恒:互聯網創新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它從來不是顛覆性的,而是一種漸進的創新。不是把原來的東西推倒重來,而是在原有基礎上創造新東西,豐富和多樣化互聯網服務。
同時,互聯網創新也是一種開放性的創新。IETF可以作為互聯網“開放創新文化” 的代表。首先,它面向所有人開放,只要你提出的技術方案有價值,都可以向IETF提交申請報告,建立研究組,研究成熟并獲得共識以后,就可以成為全世界的標準。其次,IETF規定,所提交的技術方案一旦被通過成為標準,該項技術內容要完全公開。正是這種開放性,使得互聯網在短時間內迅猛發展并在全球范圍內普及,無論富國窮國,都無需為互聯網使用付出專利費。
記者:在您看來,中國離一個真正的互聯網強國還有多遠?
胡啟恒:從互聯網大國到互聯網強國,這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不存在某一條標準,過了某條線就成為“強”國了。這個過程是通過中國互聯網產業的繁榮,是通過一點點的技術進步實現的。應當說,我們正在一步步踏踏實實地往前走,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往上走。
記者:在提升中國互聯網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政府和企業各自應承擔怎樣的職責?
胡啟恒:回顧互聯網在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過程,應該說,電信基礎設施的超前發展為之創造了條件,同時也得益于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
我們發現,互聯網始終是一個由民營資本主力推動的行業,例如兩家知名的中國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和騰訊,一個起家于杭州,一個是起家于深圳,都是民營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直到今天,主要的明星企業也依然是民營企業。這在中國各行各業中是非常獨特的現象。
這就是互聯網行業的特殊性。它需要政府繼續創造健康、公平、寬松的環境,激發企業家們揮灑創意和激情,實現夢想。像李彥宏、馬化騰、馬云等都是有夢想、有抱負的人。他們都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傳記式人物。
更重要的是,希望政府在關注知名大企業的同時,更要給小企業以發展機會。數字顯示,目前中國網商規模已達到7700萬,其中6500萬是個人。千千萬萬的小企業為中國的就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也蘊藏著無盡的希望和創造力。中國互聯網協會已經舉辦了兩屆“草根創業論壇”。我們認為,今天的很多小企業可能是明天的阿里巴巴,明天的騰訊。
(編輯:J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