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海沙龍|第258期:“平臺企業合規建設進展和挑戰”研討會在京舉辦
2023年04月06日 19:44
4月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召開第258期藍海沙龍——“平臺企業合規建設進展和挑戰”研討會。會議由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秘書長裴瑋主持,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原副局長、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原副局長李青,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涉外法治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黃勇,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院長戚聿東,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中國科學院大學網絡經濟和知識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呂本富,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王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研究中心處長、副研究員盧雁,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競爭政策與大數據中心平臺經濟研究部主任謝莉葳,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識產權與創新發展中心主任李文宇等專家參加會議并發言。
會議現場
裴瑋表示,為了規范我國互聯網行業競爭秩序、推動數字經濟健康發展,國家從2020年開始對行業競爭進行整改,通過一系列監管執法、發布合規指南等,指導互聯網公司的競爭合規工作持續推進、深入落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市場秩序明顯好轉。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支持平臺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中央對互聯網行業的監管由整改轉入常態化監管的新階段,對數字經濟和平臺企業治理思路的調整,顯示了中央對數字經濟和平臺企業運行規律的認識不斷深化,也體現了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堅定信心。為了及時展現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最新成果,服務行業不斷結構轉型優化,本次研討會就互聯網企業合規取得的成績、創新和經驗、困難和不足進行探討,旨在為持續營造行業發展良好環境提供思路。
李文宇表示,互聯網領域是我國合規進程和發展的關鍵陣地,整體而言,在相關要求和激勵的推動下,我國互聯網企業對合規管理有較為普遍的需求,目前主要集中在數據、個人信息保護、平臺反壟斷合規方面。但對全面合規,大多數企業目前持觀望態度,合規管理處于起步階段。在推動互聯網領域合規發展和治理方面,需要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立法機關和行業協會等多主體關注、參與、支持,協力推進,多措并舉。互聯網企業在遵循獨立性、全面性、有效性、動態性和可查證五大原則下,需要建立并完善重點領域合規管理組織體系和制度體系,做好風險識別工作,加強合規文化建設。
中國互聯網協會合作部主任張姍姍從合規體系建設、細分領域合規進程和合規文化培養三個維度介紹了當前我國互聯網平臺企業的合規現狀,其中重點梳理和展示了企業在競爭合規、網絡安全合規、數據與個人信息保護合規、算法合規、知識產權合規、反腐敗合規、內容安全合規、食品安全合規等具體領域的典型工作成果。她表示,近兩年來,阿里巴巴、抖音、美團等頭部互聯網平臺企業在合規建設上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對于其他平臺企業的合規發展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但與此同時,目前平臺企業合規建設整體還在初步探索,仍有巨大的進步空間。
謝莉葳表示,從目前了解的情況來看,部分超大型平臺企業已初步樹立了合規管理意識,制定了合規管理相關文件,并設立了合規相關崗位和機構,但仍存在合規崗位因兼職和虛職難以發揮實效、部分平臺企業選擇性建立合規制度、通過合規實現風險預警效果不佳等諸多問題。目前,有四類市場經營主體在合規管理工作走在了前面:一是央企和各級國有企業;二是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類市場經營主體;三是經營跨國業務的大型企業;四是一些超大型平臺企業。此外,平臺企業在開展合規工作中面臨一些挑戰:一是缺少系統科學的頂層設計;二是缺少合規激勵制度;三是欠缺合規文化。
盧雁表示,涉及互聯網平臺企業合規時,需要先考慮一個前提,即合規的動力問題,包括盈利和風險兩個方面。國內企業合規體系建設主要習慣于傳統的政府推導,是否可以借鑒西方的商業模式和商業邏輯,例如保險、認證、標準以及咨詢等,在國內進行探索和實踐,同時在一定程度給政府減負。解決動力問題的同時需要把握一個平衡機制,既要降風險又要提效能,明確合規管理首先是管理,而管理的主要目標是提高效率,互聯網企業合規同樣是為了能夠實現自身更好的效能提升和盈利發展。下一步互聯網平臺企業合規需要注意四個清單:一是合規義務清單;二是合規風險源清單;三是合規風險應對清單;四是合規體系效能清單。
王勇表示,平臺企業合規建設和一般企業合規建設內容上的不同,主要有兩點:一是平臺企業負有維護平臺內市場秩序的責任;二是平臺企業的數據合規建設。數據對平臺企業而言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這種生產要素的運用,平臺企業需要保護消費者的個人數據和隱私,承擔一定的法定責任和非法定的社會責任。從合規管理角度而言,國際上強調合規管理標準的制定,側重于構建一套合規管理的具體標準和流程,讓平臺企業可以參照執行。
呂本富表示,不同類型的企業合規并不相同,目前來看,有三類企業合規比較急迫:一是法律敏感型企業,例如金融公司;二是外部性強的企業;三是國際化的企業。針對合規內容和合規本身的矛盾性問題,中介性組織需要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上對接政府各部門,可以將重復的、銜接有問題的相關規定進行部分合并同類項,下對接互聯網平臺企業,中介性組織可以制定合規的標準、指南或者咨詢方案,給平臺企業一定的指引。平臺企業需要將合規嵌入到企業自身的流程、組織、文化和企業愿景中。
戚聿東表示,總體上,國內企業在合規體系、制度、機構、人員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不同于工業化時代的要素驅動,數字化時代是典型的創新驅動。但無論是創新方向、創新過程還是創新結果,都面臨極大的不確定性,因此平臺企業需要合規發展是自不待言的,但合規的“規”本身也是需要嚴格考量的。無論是“規”的框架體系還是“規”的方法手段,都需要適應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和國家發展戰略。在數字經濟領域,未來仍需繼續實施包容審慎監管,在堅守合規建設底線的同時,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以合規建設和規制改革促進平臺企業高質量發展。
黃勇表示,從世界跨國企業的經驗來看,合規的特點是全方位合規和全球性合規,這些我們都還剛起步。因此我們應追求的目標是先建立規則,再建立文化,繼而實現常態化。政府部門需要將企業合規的相關規定立明,要有明確規則適用的標準和尺度,讓企業有規可循,去逐步推動、引導、督促企業合規,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也是一個合作的過程,行業協會、業界專家、政府部門、企業共同參與進去,發揮合力協同的作用,形成良性的合規文化。同時,需要區別對待不同行業、不同類型、不同特點企業的合規要求,例如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傳統企業和科技企業、國內和國際企業等等。
李青表示,企業主要基于避免風險去進行合規,隨著法律實施的愈發嚴格,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會主動開展合規,對于承擔不了該負擔的小企業,行業協會可以基于為中小企業服務的原則,同時針對平臺經濟有挑戰性、不確定的共同問題牽頭做一些合規的工作。針對企業合規,政府監管側的指導尤為重要,需要在其中發揮更多的作用。對于特別突出的、法律訴訟中被裁判過的行為、處罰過的行為,已經成為平臺企業合規的注意要點,未來新模式、新技術的誕生可能會解決很多合規的問題。
通過各界專家的充分研討可以發現,互聯網平臺企業近兩年在合規建設上做了許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在常態化監管的政策背景下,需要監管部門、行業協會、企業、業界專家形成社會共治的工作機制,為互聯網企業的合規發展提供系統化的、符合市場競爭發展規律、科學合理易于落實的合規標準和經驗案例,實現整個行業合規水平的普遍提升,以合規建設和規制改革促進平臺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