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合作建立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備忘錄》在京簽署
2011年08月13日 12:12
2011年4月18日下午,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與中國互聯網協會在北京簽署《關于合作建立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機制備忘錄》(以下簡稱《調解機制備忘錄》)。中國互聯網協會胡啟恒理事長、最高人民法院奚曉明副院長等領導出席簽署儀式并發表重要講話。
奚曉明副院長肯定了人民法院十多年來在著作權審判工作中取得的成績。面對互聯網著作權案件數量的持續大幅增長,人民法院不斷完善審判制度建設,及時出臺了一系列民事和刑事司法解釋,規范和促進了網絡信息法制環境的形成,為各級人民法院加大網絡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提供了更為明確的依據。
奚曉明強調,加快構建和完善多元化的糾紛解決機制,促使糾紛更加便捷、經濟、高效地得到解決,對于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調解機制備忘錄》的簽署旨在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知識產權糾紛中的調解作用,促進訴訟調解與行業調解相互配合、相互協調和相互銜接,為當事人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糾紛解決方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奚曉明希望,相關各方在《調解機制備忘錄》框架性協議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組織和程序制度,使互聯網協會參與訴訟調解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充分發揮審判權的規范、引導和監督作用,有效保證訴調對接渠道的暢通;不斷拓寬合作領域,整合各種資源,尋求優勢互補,最大限度地發揮互聯網協會在糾紛化解、網絡技術等多方面的特殊作用,逐步形成開放型、多元化的工作體系。
胡啟恒理事長在講話中表示,中國互聯網協會將積極回應社會各界的廣泛關切的問題,深入推進互聯網領域各種矛盾化解、積極開展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調解服務工作,重點就案件專業技術問題提供專家咨詢意見,發揮專家調解人的作用,并根據需要,配合做好法官專業技術知識培訓工作,為完善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提高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做出貢獻?!墩{解機制備忘錄》的簽署將為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國互聯網協會在網絡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加強合作提供長期穩定的操作平臺。
備忘錄的內容顯示,各地人民法院審理網絡著作權等案件中涉及相關專業技術問題需要提供技術咨詢意見的,可以委托中國互聯網協會推薦有關技術專家;經征得當事人同意,各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可以委托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中心,依法調解雙方或一方為互聯網單位,爭議涉及互聯網的著作權、商標權、不正當競爭、技術合同等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和中國互聯網協會應加強信息溝通,并在互聯網科技知識、法律專業的培訓、研討等方面積極開展合作。
《調解機制備忘錄》的簽署是最高人民法院對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的創新與發展,也是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推進三項重點工作的重大舉措。它將促使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更加便捷、靈活、高效,為互聯網事業穩定繁榮和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會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副理事長、中國互聯網協會調解中心主任高盧麟介紹了該中心三年來的工作成果以及發展規劃,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張雪松副廳長就“互聯網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工作的探索與實踐”作了發言。相關互聯網企業和權利人代表也參與了會議并發言。北京市各級人民法院、國內外權利人組織、網絡企業及新聞媒體代表百余人到會。
中國互聯網協會胡啟恒理事長
最高人民法院奚曉明副院長
中國互聯網協會高盧麟副理事長
簽署儀式現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