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治理垃圾郵件 中國互聯網協會實現技術應用新突破
2008年05月09日 09:07
中國互聯網協會作為互聯網界的行業組織,始終將規范治理垃圾信息、凈化網絡環境視為己任,在積極探索推動網絡文明建設的道路上,不斷努力進取。經過近五年的努力,中國垃圾郵件的數量排名由全球第二位降至第四,反垃圾郵件成果取得了全球矚目的成就。
在進一步鞏固反垃圾郵件所取得豐碩戰果的基礎上,中國互聯網協會力求在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突破,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中國互聯網協會的各項技術工作均取得了新的進展。
一、綜合處理平臺成功建立,技術應用取得新突破
中國互聯網協會為了在反垃圾郵件技術方面尋求突破創新,建立長效治理機制,聯合業界成功籌建了反垃圾郵件綜合處理平臺(iscbl.anti-spam.cn)。該平臺于2007年6月18日開通運行以來,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被評為“2007年中國網絡文化建設十大事件” 之一。
綜合處理平臺是目前國內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反垃圾郵件綜合處理平臺,具有實時更新發布垃圾郵件IP地址“黑名單”和“白名單”,保證郵件暢通通訊,減少垃圾郵件騷擾問題;分析國內垃圾郵件傳播情況等多項強大功能,為全國性的反垃圾郵件工作提供了基礎技術保障。
經過一年的試運行,反垃圾郵件綜合處理平臺正式發揮效力,截止到08年第一季度,綜合處理平臺共提取了IP地址一百七十四萬余個,平臺開通了通過DNS實時查詢的RBL服務,它可以在垃圾郵件源爆發的第一時間里,為用戶提供查詢和攔截服務,更及時、有效地防止垃圾郵件的侵擾。RBL的日查詢數已高達40萬次,查詢速度約為4次/秒,“查中率”為65.97%。
新浪、搜狐、網易、TOM、雅虎、263網絡通信、騰訊、萬網、尚易、21CN、35互聯、新網、中企動力、廣州機關信息中心、北京和訊在線信息咨詢服務有限公司及中科院、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等17家機構經過嚴格的考察和評估程序后,成功接入到白名單平臺。加入該平臺的白名單服務可以有效縮減企業在處理垃圾郵件上投入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保證電子郵件傳輸的快捷和暢通。目前白名單IP數量超過五千個,涵蓋郵箱用戶數約占全國郵箱用戶總數的82%以上。
二、新型郵件客戶端隆重推出,垃圾郵件舉報更加便捷
為方便廣大個人用戶有效地抵制垃圾郵件,中國互聯網協會反垃圾郵件中心作為國內首家負責垃圾郵件全面治理工作的咨詢服務機構,在今年1月23日成功推出了AmMail郵件客戶端軟件。AmMail郵件客戶端除了具有常規的收發郵件功能外,還具備可隨時隨地,輕松舉報郵箱中的垃圾郵件和攔截垃圾郵件的功能。用戶只需點擊每封郵件旁邊設置的舉報按鈕,就可將此封垃圾郵件舉報到在線的“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
AmMail客戶端一經推出就得到了廣大用戶的好評。目前在各大網站均設有下載,累計下載量達到了數萬次。
三、服務自建電子郵局企業 將863技術成果回饋社會
2004年底,受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工作組的委托,中國互聯網協會、上海交大等機構聯合啟動了多特征智能型反垃圾郵件系統的研究。經過一年半的努力成功開發出智能反垃圾郵件網關,將垃圾郵件的阻擋率提升至99%,誤判率控制在萬分之一。
3月25日,中國互聯網協會反垃圾郵件中心攜手263網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了“每天搶救36分鐘——反垃圾郵件服務公益行動”的啟動儀式, 拉開了將863的反垃圾郵件技術成果普惠社會的序幕。國內每個企業用戶平均每天要花費36分鐘處理垃圾郵件,嚴重降低了企業運轉的效率,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垃圾郵件給國內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近200億元,而這些損失主要由未采取任何反垃圾郵件措施的企業以及他們的用戶承擔著。中國互聯網協會希望通過為企業提供免費享用反垃圾郵件的服務,使863的技術成果能夠更好的回饋并造福于社會,同時也建議廣大自建電子郵局的中小企業采用包括該服務在內的各種反垃圾郵件措施,共同聯合抵制來自境內外的垃圾郵件的侵擾。
垃圾郵件的治理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中國互聯網協會將在鞏固治理成績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戰果,不斷減少我國用戶接收垃圾郵件的數量,降低我國垃圾郵件在國際上的占比。同時進一步加強技術研發工作,使我們反垃圾郵件事業更上新臺階,為建設綠色網絡環境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